愛者無懼 — 《七重天》(一九五六)
2018/2/26 — 13:34
偌大電影標題映現銀幕,背景是從山頂拍攝的香港全景。交響樂迴腸盪氣,攝影機卻慢條斯理,從依然廣闊的維多利亞港,逐步接往灣仔一帶的密集樓群...
接通靈魂的詩篇:《岸上漁歌》
2017/6/25 — 19:01
忘了是誰說的話(也許是高克多?):「詩人的使命,是帶領生者與肉身已死的靈魂溝通。」你有一千個理由反駁,我卻一直將此話記在心底。 看罷《...
陰霾下,讓愛萌芽 — 《 巴黎凌晨 5 點 59 分 》
2016/11/2 — 12:40
燈光昏暗,鏡頭隨一赤裸背影走下樓梯。電音節拍震天狂響,伴滿室靈魂解放禁忌。他們各就各位,在焦點以外,或雙雙對對,或三五成群。羈絆既已盡...
鬼眼看人間:讀陳韻文新作《有鬼用》
2016/9/12 — 14:29
一年前(2015年)協助陳韻文在電影資料館出席回顧節目,期間聽她說起過往經驗。例如,某個劇本怎樣被改得光采盡失、某些有趣的意念因各樣緣...
時代久遠,而電影始終發亮 —《寫實與抒情:從粵語片到新浪潮(1949-1979)》作者的話
2015/10/5 — 22:20
香港電影素來充滿生機。它既海納外來元素,又將之融入本地民間,形成在國際影壇自成一格的獨特文化。然其百年來的浩瀚產量,加上資料的缺乏...
美之猶豫:初看《刺客聶隱娘》之後
2015/8/29 — 14:05
到目前還下不了結論。 沒興趣跟紅頂白,但也不想太快便否定。尤其當觀影期間場內有不少來自觀眾的聲音騷擾。都說現在公映的電影是導演與編劇構...
不一樣的蘇聯電影:士兵之歌
2015/4/21 — 16:05
初悉陳韻文選了部名不經傳的蘇聯片做回顧展參考電影時,內心不禁充滿問號。急急找影碟一看,經歷八十八分鐘的情感騷動後,才明瞭當中底蘊...
現代抒情:唐書璇與《董夫人》(二)
2015/3/19 — 13:25
連串遠山的空鏡,為電影《董夫人》(1968)揭開序幕。群峰層層疊疊、蜿蜒千里;煙霧在半山縷縷縈繞,如紗如絹。在柔和黑白攝影中,風...
先鋒軌跡:唐書璇與《董夫人》(一)
2015/2/15 — 14:04
《董夫人》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 作為一部1968年的電影,它獨特的拍攝方法、前衛的美學表現,都跟當時本地國、粵語片大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