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收藏與公立美術館的關係
2019/9/26 — 16:31
2004年柏林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一個特別私人展 『Friedrich Christian Flick Collection』"Crea...
東方根性 當代表現 水墨現場INK NOW即將於2019年1月登陸台北
2018/11/5 — 13:12
當代藝術不斷地在各地成為一種標示文化社會現象的參考值,藝術進入社會,再次提醒我們豐厚的文化底藴才是能夠長期傳遞並延伸對人類生活的養分。...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長 即將由霍萊因接任
2018/4/21 — 21:14
馬克斯·霍萊因(Max Hollein)今年夏天即將上任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
哈洛.史澤曼 — 當代藝術教父給藝術圈的啓示
2018/4/20 — 15:53
哈洛.史澤曼(Harald Szeemann ,1933–2005)當代藝術界的策展教父,開創了與藝術家共同合作的展覽形式以及國際文化...
台灣的故宮南院是世界級或是地區性博物館?
2018/4/16 — 10:57
世界級的台灣故宮南院對照阿布達比(Abu Dhabi)的文化藝術特區,你的眼光是放在什麼位置? 官方網站如此敘述:為「平衡南北‧文化均...
一面白牆的政治與當代藝術意義
2018/2/24 — 13:18
西班牙藝術家Santiago Sierra的一組人像攝影作品被迫撤下,Arco Madria 藝博會展出一面白牆。 這組24張作品顯...
日暮西山的新加坡,或者是黎明將起的東南亞?
2018/2/21 — 10:31
「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於2016年1月1日正式上路,象徵東南亞區域經濟整合的...
徐永進的無有之境 山水之間 ― 我,自然
2017/12/27 — 11:22
人無法超越自然,而是取法自然。宋朝詩人王觀的詩詞裡:「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河是眼神流動的秀水;山是雙...
科技對舞台與表演藝術的新變革
2017/11/14 — 13:09
劇場表演如同當代藝術一般在全球的熱潮下跨域擁抱數位科技在舞台的呈現,這一波風潮下,產生新的科技劇場(technodrama)或者混合現...
都忘歲月移 — 蔡明亮訴說的生命現實
2017/10/13 — 15:44
2006年蔡明亮從世界各地候選的200多位導演中應羅浮宮之邀成為該館典藏電影的首部作品。電影《臉》構思長達三年,應該以何種形式回應羅浮...
德國製造,製造了哪些當代藝術?
2017/10/3 — 13:09
2017年在德國稱得上是當代藝術的發光發熱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最佳金獅獎國家館,德國再次掄元,Anne Imhof以裝置及行為藝術呈現人...
顧福生的藝術:自我書寫的肉身在混沌世界裡美的樣態
2017/8/10 — 14:36
蕭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8-1849)的「夜曲」(Nocturnes)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充滿...
擁抱生命的海洋 The Sea embraces LIFE
2017/5/12 — 15:23
有一艘船的名字叫做TARA,自從2003年至今已經遠征全世界11次、航經40個國家、航行距離超過35萬公里、停靠70座港口,完成10項...
Paul Smith 與 Henri Matisse
2017/5/3 — 13:48
流行時尚界的設計奇才Paul Smith 四月到達台灣演講為六月即將在台北的展覽暖身。雖然已經70歲的年紀,卻仍然如頑童一般幽默,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