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理論家 André Bazin 他真正的電影本體論觀念是怎樣?
2018/4/11 — 14:54
近日讀到網媒映畫手民 (Cinezen) 中的《【電影本體論系列之一】電影是甚麼? — 重温巴贊的重要論文》,感覺終於有人認真介紹 A...
《2001:太空漫遊》:一次對人工智能的預視
2018/4/2 — 10:48
1968 年的今天, 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在美國...
Gustav Klimt 逝世 100 週年:他與維也納大學的往事
2018/2/5 — 11:29
奧地利畫家 Gustav Klimt 逝世一百週年。在哲學的角度而言,本無什麼可談及的。然而,在 1984 年,他受維也納大學邀請,為...
《搏擊會 (Fight Club) 》的哲學:戴歐尼修斯 vs. 阿波羅
2018/1/10 — 11:51
「如果你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醒來,你會變成不一樣的人嗎?」 你一覺醒來,在自己的床上,你不願意地爬了起床,準備上班。你一覺醒來,在...
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思想實驗篇
2017/12/22 — 10:15
當我們說到自由意志 (free will) 的問題時,經常都會接著提起道德責任 (moral responsibility) 。事實上...
【逝世一百週年】羅丹 (Auguste Rodin) 的自然主義美學
2017/11/17 — 13:21
羅丹 (Auguste Rodin, 1840-1917) 逝世一百週年。今天巴黎的羅丹博物館免費進場。說到羅丹,大部分人會想起他的雕...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的美學觀:藝術家不能忍受的美
2017/10/23 — 11:03
《金閣寺》的開首是這樣的:「我幼年時代,父親常常同我講金閣的故事 [⋯⋯] 從照片上或教科書里,我經常看到現實的金閣,然而在我心中,父...
美學絮語:Ingmar Bergman
2017/7/30 — 10:24
Ingmar Bergman 逝世十年,聽說他的自傳《魔幻燈籠》 終於譯成了中文。要看懂 Bergman ,首先還是要讀《魔幻燈籠》 ...
美學絮語:Tarkovsky的《犧牲》與巴哈的《馬太受難曲》
2017/6/26 — 13:05
美學家 Jerrold Levinson 在近來的音樂美學論文集中,有一篇論音樂與羞耻 (shame) 的文章1。我們不太需要哲學家來...
【訃聞】悼美學家Peter Kivy
2017/5/8 — 14:09
突如其來的消息:一位重要的分析美學家 Peter Kivy 逝世了。他是其中一位影響我很深的學者。在分析哲學界,懂哲學史而又能做到承先...
美學絮語:《紅沙漠》於華氏 451 度中的絢麗火光
2017/5/4 — 10:04
讓巴爾札克絮說 「一切堅實的,融化於空氣中。」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這樣描述資本主義。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電...
【傾聽音樂】音樂作為一種神學
2017/4/21 — 10:32
尼采說,巴赫的音樂有太多粗糙的基督教色彩1;但另一方面,他在書信中卻跟朋友說,他一星期聽了三場巴赫的《馬太受難曲 (St. Matth...
美學絮語:John Cage 的巴別塔
2017/3/22 — 0:28
與其說 John Cage 是音樂家,倒不如說他是藝術家。在他眼中,藝術是一個整體,美感是心靈中抽象的精神狀態;而音樂只不過是一種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