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路桃源》— 千萬不要以為做給細路仔看
2019/12/9 — 12:12
在今年的12月2日,有線電視兒童台宣布熄機,伴隨香港無數小朋友長大的兒童台正式成為歷史。現在的小朋友,除了排山倒海的功課,緊湊的才藝興...
真實最是戲劇!《我的50呎豪華生活》再重演,是喜是悲?
2019/11/1 — 13:39
「原本以為住劏房都一式一樣又細又迫,住在裡面的人一定好辛苦、不開心,但原來劏房其實充滿多樣性。」演員梁偉傑(Grad)參與影話戲劇團《...
寫給香港抗爭者:請勿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雙十節是台灣國殤
2019/10/9 — 15:54
香港反修例運動的策略前所未有地百花齊放,其中一條相當重要的路線是國際線,希望爭取國際關注及支持,包括全球文宣登報、聯署、海外集會聲援等...
是香港人病了,還是香港病了?
2019/10/3 — 13:03
在9月底的一個下午,我初次到訪三角關係在新蒲崗的工作室,與馬志豪導演和演員林宏璁談談即將重演的劇作《你有無見過我? Home/Sick...
【專訪胡海輝】2047 的上下半場 在劇場播未來的種子
2019/9/5 — 13:13
在香港提到紀錄劇場,在腦海浮現的人就是「一條褲製作」的藝術總監胡海輝。這次訪問是筆者與胡海輝初次見面,他遞過來的名片上寫著「立足舞台 ...
探討校園制服規訓、制服符號與女孩身體政治(下)
2017/4/6 — 16:05
前文提及學生在校園內如何透過對制服動手腳,來對抗校規以及學校體制,耙梳了筆者成長過程中的身體經驗中反映出的社會規範。接下來,本文將梳理...
探討校園制服規訓、制服符號與女孩身體政治(上)
2017/4/5 — 13:53
筆者作為一個生理女性,從小就接受到不同程度的身體規訓。以前小學穿白色校裙沒有打底,被男同學笑過看到內褲邊的淺藍色。到中學大家流行穿毛衣...
想像未來家庭新形式──非性家庭與照顧關係
2016/6/16 — 11:33
稍早前在臉書看到朋友分享一篇舊文,關於一名50多歲的壯年人李偉文在2009年成立了「夏瓣生俱樂部」(取自下半生的諧音),與一群50歲...
討論Oscar Ma事件的公共性與未成年人性主體
2016/5/11 — 18:31
補習名師Oscar Ma與學生的「師生戀」因疑似涉及性關係而鬧得滿城風雨,網民搶著當道德判官,在急於判斷誰是誰非之前,筆者想提出以下幾...
從《100毛》的崛起再思網絡文化/流行文化的治癒力與危險性
2016/2/10 — 16:47
前陣子的《Shell Bonus咭好獎fun給你呈獻: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掀起了一片熱潮,伊利沙伯體育館的門票一開賣已...
【展覽推薦】或許你也是阿伯拉罕?Or are you an Abraham?
2015/9/19 — 18:26
德國柏林猶太博物館正在展出一個名為 Obedience 的藝術展,策展人選擇了聖經中阿伯拉罕的故事(創世紀)作為主軸,透過 15 個房...
以「性」和「藝術」解放情慾──論荒木經惟的「私寫真」
2015/8/7 — 17:03
荒木經惟生於 1940 年,畢業於千葉大學攝影印刷工學科,他的創作媒介主要以攝影為主,拍攝題材廣泛,主要的創作議題是性和死亡,目前為止...
從《東京喰種》看秩序之外主體的生存位置──無法站在陽光下的生命
2015/7/24 — 17:42
《東京喰種》屬近年當紅的 ACG 作品之一,石田翠所繪的漫畫版本為原作,其後推出兩季動畫《東京喰種-Tokyo Ghoul-》及 《東...
宮崎駿電影的符號意象及女性主體性
2015/2/6 — 16:11
引言 電影作為人類的慣常文化活動(或消費主義下作為娛樂消費活動),在傳遞各種價值及信息的同時,亦在加強主流性別框架的刻板印象,即使是歷...
《美少女戰士》隱含的性別議題
2015/2/3 — 17:30
1990 年代,正是動漫文化發展起飛的年代,日本作為 ACG 界的先驅,出產的經典作品多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部便是《美少女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