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希望美國挺台灣,還是不希望美國挺台灣?
陳方隅2021/1/26 — 14:15
Planet Labs 衛星拍攝到羅斯福號航空母艦於 1 月 23 日進入南海
(背景圖片來源:Planet Labs;細圖為wikipedia 圖片)
美國國務院發聲明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與穩定,但是台灣有非常多台派的朋友們,拚命地譴責美國親中、即將賣台,大家開始找出聲明當中如何對台灣不利,即使該聲明裡面寫了對台灣承諾 rock-solid。
舉個例子,川普時期的國務院用背景聲明的方式回應軍機繞台,而且同樣是講說希望中國跟「台灣民選政府」對話,2020 年的二月和八月都公開講過。現在同樣的詞 democrati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由國務院來說,卻變成美國降級台灣,不敢說台灣總統?對了,國務卿布林肯前三天才剛直接講了「蔡總統」喔。
再舉個例子,大家拚命說川普會叫美國開戰機和航母過來嚇阻中國(但有沒有想過,中共軍機軍艦侵擾的頻率還是創新高?)然後一直質問說美國的船呢飛機呢?其實很多時候推特和臉書上面都有,新聞也有報,例如羅斯福號航母群才剛剛通過南海。
就以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來說好了,以前國務院和白宮對台灣的訊息從來都沒漏掉過,每一則都會報(然後就有很多人說我們是共和黨代言人,問我們拿了共和黨多少錢),大家看到就會覺得美國對台灣的承諾還在、外交人員們很辛苦。現在同樣的國務院(寫聲明的人說不定都還是同一批人,因為新一批都還沒就位)發聲明,內容明明是譴責中國,卻有好多人在批評美國要賣台了,報導國務院動態的人要下地獄(???)
問台派的朋友們一個問題,大家希望美國挺台灣,還是不希望美國挺台灣?
希望看到美國譴責中國,還是不希望美國譴責中國?
希望看到美國外交政策延續,還是不希望外交政策延續?
有很多人努力地找各種方式來證明說「民主黨不會挺台灣」「美國就一定是會親中賣台」,其實我們可以了解,現在大家會很焦慮到底接下來的美中台關係會怎麼發展。
不過,焦慮歸焦慮,相信應該沒有人希望這些事情真的發生(除了真正的親中派以及統派人士之外…)。
美國台灣觀測站從 2017 年成立以來,所有國務院、國會、白宮裡面關於台灣的相關動態,幾乎沒有漏掉過,每一則都會報導或者分析。做這些事情,不外乎就是希望大家一起了解台美關係的發展是什麼,而不是要幫哪個美國政府辯護什麼。
要辯護,也是幫台灣的外交政策辯護呀,台灣在各方面推進台美關係,就是我們最想要看到的事。
現在我們在講說國務院的動態如何如何,目的也是一樣的,跟川普政府時期沒有不同。不過,大家應該不需要用盡各種方法來論證「美國就是要親中賣台」吧?
就以這個國務院的譴責聲明來說好了。外交上面的譴責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動作,送出了強烈的訊息,我們會希望這樣的譴責,多多益善,這個動作也是會給外交政策圈的人看,讓大家知道現在的國務院是把中國視為挑戰和威脅。
我們當然樂見這樣的發展。
外交政策有延續性,軍事政策也是一樣。因此我們看到美軍第七艦隊在西太平洋的演訓,完全沒有因為政黨輪替而有變化,羅斯福號群這幾天都在台海、日本、南海附近。
就如同我們先前說的,中國要搞戰狼外交就給他們戰。多戰一點,這樣子美國對中國天真的人們會變少。
台灣的外交部也發了聲明,表達說感謝美國對台灣表達承諾之意,我們在外交上面不能說也不會說的是,「趕快多罵中國一點」之類的,台灣的官方都表達了感謝,那現在支持台灣外交團隊的各位台派朋友們,到底還在不滿意什麼以及攻擊什麼?
大家到底希望還是不希望看到美國譴責中國呢?
大家真的希望看到一個親中賣台的美國政府嗎?
大家希望「民主黨不挺台灣」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嗎?
希望大家在焦慮地關注台美關係之餘,可以思考一下怎麼做比較好。
以前國民黨執政的時候,中國和美國是準盟友的關係,國民黨也不希望美國多麼地去打擊中國。現在的國際局勢已經跟 2015 年之前不一樣了,當美國兩大黨的人們都對台灣議題有高度共識的時候,還有超級多人拚命去罵執政的民主黨說你們就是要賣台啦,這樣真的能幫助到我們的外交團隊嗎?真的能幫到台灣嗎?
把時間花在理解美國政策圈在辯論些什麼會是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真的理解了美國外交政策和軍事政策的長期延續性,以及了解到中國挑戰美國的態勢不會改變,可以大大地緩解焦慮。
對香港的讀者來說,道理同樣適用。
(原文刊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