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出爐 陶藝家李慧嫻獲藝術家年獎 曹德寶吳立熙獲藝術新秀獎
Krystal.W2020/5/27 — 17:00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藝術發展獎」是一年一度本地文化藝術界的盛事,每年都會頒發多個不同獎項,旨在表揚在香港文化藝術界有卓越表現的個人、團體及機構,向資深藝術工作者致敬及嘉許一眾後起之秀。
自2003年開始舉辦,「香港藝術發展獎」至今已逾17年,多年來見證了本地文藝界的發展,今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的緣故,頒獎禮被迫取消。藝發局為了讓大眾能更深入認識本地出色的藝術工作者,特意委聘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 (ViuTV) 製作「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 — 型.聚藝術」電視特輯,重點訪問及介紹今年度獲頒「藝術家年獎」及「藝術新秀獎」的16位得獎者。
今年,香港陶藝家及設計教育工作者李慧嫻獲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油塘港鐵站那些「肥嘟嘟小人物」陶瓷雕塑正是她的作品。
李慧嫻:習陶30多年從未言倦
李慧嫻作為資深的香港陶藝家,自1985年起,曾在香港、內地及海外舉辦過 18 次個展及參與 186 個聯展,於本地及國際交流中屢獲殊榮。2018/19 年度,李慧嫻先後舉辦陶塑個展「愛書、愛煙、愛手機」 及「舊歡.如胖」,並獲邀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主辦的「合.陶 — 當代陶瓷藝術展」。
李慧嫻參與塞爾維亞基金達陶藝工作營。
喜用幽默和樸實手法捕捉香港眾生相的李慧嫻,以陶土細膩地紀錄香港精神。油塘港鐵站及灣仔利東街等公眾地方均可見其標誌性的雕塑:一個個靈動的胖泥偶,形如街頭快活的街坊群眾,亦似茶餐廳內多功能伙計、愛吹水師奶和饞咀茶客,鬼馬又樸實,呈現出香港混合中西文化的本土日常。
李慧嫻的作品捕捉香港眾生相,以陶土細膩地紀錄香港精神。
一個個靈動的胖泥偶,形如街頭快活的街坊群眾。
李慧嫻亦是設計教育工作者,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培育後輩;並擔任包括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在內的本地多個藝術機構的顧問或主要成員,貢獻良多。
從事陶土藝術工作多年,李慧嫻表示:「陶土是我的密切伙伴,有點『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覺」。無論是學術還是藝術成就均表現出色的李慧嫻獲得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可謂實至名歸。
李慧嫻是香港資深陶藝家
(攝:Jefu Ha Studio)
曹德寶:用舞蹈,將在香港的所思所見翻譯出來
前輩獲獎固然實至名歸,後輩的努力亦都值得鼓勵。就像今年藝術新秀獎(舞蹈)及(戲曲)的得主曹德寶及吳立熙。
說起曹德寶,大家可能記得他於2016年的作品《土炮》,曾獲邀到德國杜塞爾多夫國際舞蹈博覽會演出,帶着本地創作衝出香港的往事。
作為TS Studio 聯合創辦人、TS Crew 藝術總監、舞蹈影像導演及編舞,曹德寶曾於2016-2019年期間先後獲邀至日本、德國、亞洲多個藝術節及愛丁堡藝穗節演出,開展其亦編亦舞的舞蹈之旅。2019年更獲香港舞蹈年獎「白朗唐新晉編舞獎」。
曹德寶《順》群舞版於 2018年的「香港比舞」演出後,隨即獲邀至多個藝術節演出,大獲好評。
(攝:Garry Platt)
曹德寶畢業後曾從事戲曲武師,積累了武術、體操等動作技巧,通過梳理後融合其自身的專業技巧及藝術構思,煣合自己所學與舞團成員的技能,創作出《順》群舞版。作品於 2018年的「香港比舞」演出後,隨即獲邀至多個藝術節演出,大獲好評。
曹德寶編舞的《遊ぶ》參與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相片由香港藝術中心提供)
不為動作設限的曹德寶認為,各種舞蹈就是不同的語言,把所擁有的技能融會貫通才可自成一格。曹德寶在訪問中提及「自己是一個媒介,甚至是位翻譯員」,作為舞蹈新秀的他已成功通過演出的形式將香港的文化透過舞蹈呈現出來。相信獲頒藝術新秀獎(舞蹈),會激勵他繼續創作,持續將富有本土特色的舞蹈帶到國際舞台。
曹德寶認為,各種舞蹈就是不同的語言,把所擁有的技能融會貫通才可自成一格。
(攝:Jefu Ha Studio)
吳立熙:要提升唱唸做打,必須千錘百鍊
至於吳立熙,八歲隨黃綺雯習唱粵曲,受教於一眾名師,所學包括京崑身段和古老排場。2013年修畢八和粵劇學院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課程;2016年獲京劇武生關世振納為入室弟子; 2018年加入青苗粵劇團,並為油麻地戲院粵劇新秀系列演員之一。
吳立熙在西九戲曲中心小劇場上演粵劇《霸王別姬》。
(相片由西九戲曲中心提供)
熱愛戲曲,同時也喜歡看電影的吳立熙,認為電影跟粵劇雖分屬不同媒介,卻同樣和演戲有關。取得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及電影藝術系學士學位的他,在演出及宣傳作品時,也借鑒影視和話劇於演繹上的處理,令效果更精彩。
觀眾對吳立熙在《三氣周瑜》的演出中,唱古腔演出周瑜的反應正面。
在《霸王別姬》(新編)、《三氣周瑜》等演出中,吳立熙的身手及表現備受讚賞。尤其是在後者演出時,觀眾對他唱古腔演出周瑜的正面反應,讓他意識到自己可演繹現今較少年輕演員嘗試的古老戲。而吳立熙亦透過對角色的不斷演繹,領悟到「一齣戲在不同地方演出,經不同老師指點,跟不同對手合作,效果可以大相逕庭」。為了讓演出盡善盡美,吳立熙會不斷重看自己的演出錄像,觀摩其他演員演同一角色,又請前輩給予意見,甚至鍛鍊至在小劇場演出時聽到觀眾談論劇情時亦不受影響。相信獲頒藝術新秀獎(戲曲)的吳立熙,亦會如他在訪問中提及的,將來在戲曲教育和推廣方面作更多的貢獻。
吳立熙期望將來在戲曲教育和推廣方面作更多的貢獻。
(攝:Jefu Ha Studio)
得獎名單:
藝術家年獎 | 藝術新秀獎 | |
---|---|---|
藝術評論 | 從缺 | 查映嵐 |
舞蹈 | 喬楊 | 曹德寶 |
戲劇 | 高翰文 | 黎玉清 |
電影 | 應亮 | 陳小娟 |
文學藝術 | 從缺 | 梁莉姿 |
媒體藝術 | Hector Rodriguez (羅海德) | 曲倩雯(曲淵澈) |
音樂 | 梅廣釗 | 何卓彥 |
視覺藝術 | 李慧嫻 | 陳惠立 |
戲曲 | 吳展泓(吳仟峰) | 吳立熙 |
藝術推廣獎 | 郭燕銘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 香港兒童合唱團 | |
藝術贊助獎 | 太古集團慈善信託基金 | |
藝術教育獎 (學校組) | 裘錦秋中學 (元朗)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 九龍樂善堂 | |
優異表現獎 | 基督教中國佈道會聖道迦南書院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李志達紀念學校 | |
藝術教育獎 (非學校組) | 一個人一首歌 香港展能藝術會 中英劇團 | |
優異表現獎 | 城市當代舞蹈團 7A班戲劇組 吳美筠 |
「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 — 型.聚 藝術」電視特輯播放詳情
首播
日期:2020年6月20日(星期六)— 上集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下集
時間:晚上10時45分 (每集45分鐘)
頻道:ViuTV (99台)重溫
日期:2020年7月4 日(星期六)— 上集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下集
時間:早上11時正
頻道:ViuTV (99台)
(本文為贊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