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背後的故事
立場報道2015/5/15 — 15:23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皮膚上的紋身圖案,往往被套上「反叛」、「暴戾」的標籤,甚至引起社會的歧視目光。不過這些圖案背後訴說的故事,又有多少人願意去了解和關心?英國一名攝影師Niall Patterson,就發起了「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的計劃,希望公眾反思對紋身的偏見和標籤。
Patterson在其Facebook專頁上解釋,早在2012年開始和不同的紋身人士接觸,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並為他們拍攝照相。參與拍攝的人身份各有不同,當中包括藝術家、模特兒、店務助理及救護車司機等。
他希望透過此作品,去了解在紋身人士的眼中,「美麗」一詞是甚麼意思。他們在皮膚上刻上紋身圖案,是單純為了漂亮,抑或是有更為深厚的意義?以下的作品,或能給你一個答案。
「我的紋身代表了我所愛的人。」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我手指上的紋身別具意義,上面寫著『無我(Selfless)』,正是我想成為的人。」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我常被注視,人們在我身邊經過,會大聲說『蠢女孩』。有家長看到我的紋身後,甚至不讓孩子和我的兒子接觸。」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你每天隨身帶著一幅藝術品。很多紋身背後都有其故事,這讓人們互相交流,製造友誼。」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美麗就是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不管別人怎樣想。」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人們以為我很女性化,之後卻看到我的紋身。我喜歡打破這個印象,令有紋身的人都可以在高級時尚中出現。」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我手上的時鐘(紋身),正是和女友第一次見面時,她火車到站的時間。」
圖片來源:Beauty is not only ink deep
Patterson近日發起了網上募捐活動,希望收集到6,000英鎊(約7.3萬港元),資助他將作出品印製成實體書推出。他在募捐活動上表示,至今只完成了大約一半的拍攝工作。一旦成功集資,仍要等待半年至八個月,實體書才能正式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