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立場
【文、圖:丁的凳】 #MeToo反性暴力運動在台灣並未引起風潮,有些情況下發聲求援的受害人會反被告妨害家庭、妨害聲譽,這些風險相信令不少受害人噤聲卻步,那...
這是殺得性起的殺手片,相當剌激痛快,適合喜歡殺手傳奇的人士。 雖然大家都知道殺人不好,但幾乎人人都有過想殺人的衝動,因此真實的殺人案件都會成為新聞話題,虛...
聽着這批年青舞者在演後座談會分享他們排練抽筋也是繼續跳和演出失平衡只會想盡快起身的情況,對比演後座談會前與觀眾快樂互動青年舞蹈展演,實在有很大的對比。或者...
【文:何俊輝】 李國威翻譯及導演(馮蔚衡合導) 的香港話劇團瘋狂喜劇《玩轉婚前身後事》,是翻譯自以色列劇作家 Hanoch Levin 所寫的 《A Wi...
【文:阿三@Art Appraisal Club】 【三月展覽大爆炸】三月節目多籮籮,部分來不及羅列就已結束,包括「船到橋頭生活節」。 (有好嘢,請報料!...
【文:波利】 WMA space的中上環會址我也是首次前往,沒想到與HQueen數步之遙,還有如此清新的藝術空間。 總體而言波利會說這是最近探討後疫時期展...
【文:Loire】 一直也有看林二汶演唱會,喜歡她對音樂的理想與堅持、對家人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懷、對後輩的提攜。 為了自己第一隻大碟,可以說是傾家蕩產,有...
一場世紀疫症,改變整個香港社會,文化藝術界別當然不能倖免,其中表演藝術界可說是水深火熱:一直以來,行業都是「製作」主導,台前幕後經常忙於推出新作,一方面滿...
中國大陸女諧星賈玲自編自導自演的《你好,李煥英》,在 2021 牛年賀歲期開映,爆冷越映越旺,在內地續映至今,票房高逹五十三億七千萬元人民幣,還會增加。此...
【文:陳志樺;圖:香港電台】 很多偉大作家,靈感都來自童年回憶,尤其小時候父母坐在床邊,娓娓道來的故事。那些故事形形式式,也許是童話、神話、傳說或是父母即...
如果你不知道大家為何「新疆棉風暴」鬧得如此熱哄哄,請看片。 明星與停用新疆棉的國際品牌割席引起話題,但小妹更關心的是新疆活得怎樣。用「活」這個字會不會太...
「全城防疫」延續超過一年,市民生活大受影響,其中文化活動因為藝術場地時開時關幾近全面停擺;隨著疫情發展近來稍稍喘定,文藝開始復興,其中大館重頭節目「大館表...
藝術觀看著政治,政治也在觀看藝術。M+ 被觀看、天安門前的中指被觀看,《理大圍城》被觀看……如果香港的創作自由是一個人,現在便是一部恐怖片懸疑片的主角。在...
1996 年 9 月 16 日,一名 27 歲男子朝坐落於維園正門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潑紅漆,並且用鐵鎚打歪銅像臉部,之後再將紅漆淋滿自己全身,坐在銅像旁欣...
程展緯張身份證,係O住嘴影嘅。藝術家程展緯個展「母體錯誤」,在鰂魚涌Para Site藝術空間展出,展期延至4月25日。要講程展緯是個行為藝術家,不如說成...
【文:波利】 高古軒祭出《香港融匯》的展題,實在是讓人非去不可,令人不禁臆想難道在高古軒的舞台上,要辦香港藝術家的展覽嗎?一探究竟略有標題黨之感,雖然不是...
(資料由客戶提供) 「走進《耳蝸裡有隻象》的演出現場,我究竟在看什麼?」我相信這是觀眾入場前、完場後會問這一個問題。《耳蝸裡有隻象》以聲音為主題,她不是「...
前言:互為鏡子的海外發行方向 台灣和中國兩地因著特殊政治環境,對外輸出電影的方式有著相近的起步階段,同樣在80-90年代,以極少數的作者電影投入各地電影節...
【文︰《寰聽世界》主持陳嘉佩】 在黑暗的佈景,中間照下一束光,身體部分很難說是一種健康的狀態,皮膚青筋暴露、帶血、蒼白、各種皺紋,讓人聯想到的是死亡。格拉...
婚禮和葬禮一喜一哀,都是人生重大儀式。影迷大多知道九十年代英國名片《四個婚禮一個葬禮》,叫好叫座,其實以婚禮或葬禮為題材的戲劇、電影早已不少,至於有婚亦有...
《浪跡天地》(Nomadland,dir: Chloé Zhao,2020)一出,評價大多正面,但也有種批評聲音,認為趙婷的改編「去脈絡化」,對社會現實刻...
黃向藝為馬來西亞人,分別於香港及台灣修讀藝術學士及碩士課程, 發展出BL耽美的水墨人物畫風;台灣藝術家曾建穎在北藝大美術系創作碩士畢業,作品中強調身體感與...
過去一個星期的新聞時事,有傳媒形容是「批鬥」,是「文革」,叫不少藝文業界感嘆「香花毒草的時代終於都來了」。 除非為權貴服務的藝術,否則創作從來不易,往往僅...
戲院重開後,每星期都看幾場電影,試片也多了。近日亦看了兩齣舞台劇,「香港話劇團」的翻譯劇《玩轉婚前身後事》,以及「iStage 劇團」的本港原作劇《獨坐婚...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
還記得那一個凌晨和你以手機隔空在等待一份蘋果日報,記得自己那種等到快要消失才開始珍惜的心情,記得你對我說:「如果這個社會少了點甚麼,我們都要去問問自己為那...
祖籍比利時、以墨西哥城為家的知名藝術家Francis Alÿs於世紀疫情期間,親臨香港的大館當代(Tai Kwun Contemporary)作展覽,友人...
【文:鄭萃恒】 日本動畫劇集中,人物回家都講聲ただいま( tadaima );大家可能有聽過美國老牌樂隊高唱「Home Sweet Home」或「Swee...
五十年代初香港邊界封閉,本地木偶、皮影歷史才打開序幕。雖然遠在1910年,東涌猴王廟,已有記載邀請「寶大平」杖頭木偶班表演。但就算香港是殖民地獨立管治,但...
中國大陸與香港合拍的《人潮洶湧》,劉德華主演和聯合監製,是內地牛年賀歲片,目前票房約七億元人民幣,不算差了。但遠遠不及同期收入五十三億的《你好,李煥英》,...
不時都會幻想十年後的某天,年輕人問起: 「曾經位於中環的那顆天星在甚麼地方?」/「曾經那位令到觀塘可以富裕起來的街坊又去了何處?」,我更怕他們問我:「為甚...
如果說到風景寫生畫,在云云年輕一輩的本地藝術家之中,應該會立即想到黃進曦(Stephen Wong)的風景寫生畫作,至少筆者是這樣認為。 如果你也有留意他...
【文:猩猩】 鑑於近日有尊貴議員指出艾未未先生的作品<透視學 — 天安門>和其展出場地有違反港區國安法之嫌,並作出立場強硬的美學宣言:博物館作品應該宣傳正...
在文章的開首,邀請大家用4分33秒聆聽一首作品。 你聽緊乜嘢? 你可能會說,這是一段沒有聲音的影片;或者聽到樂手的呼吸聲揭頁聲;又可能是你窗外的巴士停泊...
新聞選覽
奈良美智台灣特展開幕 蔡英文親臨剪綵:謹記 311 震災傷痛
/立場報道 2021/3/11 — 19:25
日本福島311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奈良美智台灣特展今日開幕,並獲台灣總統蔡英文親臨剪綵。她形容活動象徵台日友好,「透過謹記的震災傷痛,紀念可貴的友誼」。 ...
香港藝術家捷克辦藝文空間「我地」 開幕展主題「香港身分」徵集攝影作品
/立場報道 2021/3/8 — 13:30
自 2019 年反送中運動爆發後,海外港人努力將香港抗爭故事傳達給世界各地的人民,例如旅居捷克的香港藝術家劉慧婷 (Loretta)。近日,她聯同90後香...
UA 院線網站手機程式無法登入 網民疑結業
/立場報道 2021/3/8 — 3:48
早於 1985 年成立的 UA 院線的官方網站於 3 月 8 日凌晨時份開始未能登入,手機應用程式亦無法使用,網民懷疑 UA 或將結業。電影網站「講。鏟。...
Banksy 塗鴉新作「越獄者」 現英國舊雷丁監獄外牆
/立場報道 2021/3/5 — 13:51
香港 47 名民主派初選參加者被指違反國安法審訊還押之際,英國東南城市雷丁(Reading)舊監獄外牆出現「越獄者」的塗鴉。著名街頭藝術家 Banksy ...
劇界批財政預算案無助業界應對疫情 倡重推全費演出資助計劃、增設職位
/立場報道 2021/3/4 — 15:19
早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公布2021-22年財政預算案,指將投放超過 57 億元於本港文化藝術發展。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昨(3日)發公開信,指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專訪】創意不只用於文宣 緬甸藝術家義賣作品籌款撐抗爭
/立場人語 2021/3/4 — 13:54
二月,星期一,清晨 4 點。宵禁時間一過,他們即到街上集合。有人用地拖清理地面,有人取用店舖的易拉架堵路。然後,有人在地面畫出形狀,有人負責上色,還有更多...
【緬甸政變】藝術家開拓「投映戰線」 晚間戶外放送文宣
/立場報道 2021/3/3 — 16:01
城市裡,天橋底,屋頂上,大廈外牆⋯⋯ 走入小鎮,鄉間樹旁,住宅路邊⋯⋯ 緬甸多個地邊這幾晚都放送反對政變的文宣。這是緬甸藝術家發起的行動「100 Proj...
【專訪】橫跨反送中與國安法 攝影師謝明莊主編《回應時代》論藝術與社會
/立場人語 2021/3/2 — 15:15
2018 年,香港推廣攝影的藝術組織「光影作坊」構思名為「回應時代」的系列講座,請來攝影師和藝術家對談創作與時代的關係。首場講座「雨傘與他的視覺產物」20...
「藝術是我們的武器」 緬甸藝術家收集抗爭海報 供民眾下載帶上街頭
/立場報道 2021/2/25 — 19:58
緬甸網站 yangon.design 首頁寫著:「藝術是我們的武器(ART IS OUR WEAPON)。」這句話底下,是數以百計的抗爭文宣,有昂山素姬的...
【藉著藝術說再見】日程簿記寫武肺死亡數字 「death note」悼念逝去生命
/立場報道 2021/2/25 — 12:51
黑壓壓的 A5 小冊,幼幼棉繩繫著即影即有照片在封面。打開它,裡面也是頁頁全黑,一串串數字在無形的格子上整齊行列。由最初的 25 到後來的 1474879...
大館藝術書籍Pop-Ups 日、港、台等逾 80 參展單位
/立場報道 2021/2/23 — 19:36
近日隨著確診數字稍為回落,各類藝文活動陸續復辦。一年一度的大館藝術書展將於本周四(25日)起,一連四日舉行。受疫情影響,「BOOKED: 2021」將以「...
華爾街銅牛雕塑家 Arturo Di Modica 逝世 享年80歲
/立場報道 2021/2/22 — 13:22
創作華爾街著名地標「銅牛」的雕塑藝術家 Arturo Di Modica 逝世,享年 80 歲。 其經紀人 Jacob Harmer 上周六(2 月 20...
十三街吉祥物牛棚巡遊 街坊:製作過程了解土瓜灣歷史
/立場報道 2021/2/21 — 20:59
牛棚藝術村的其中一個創作單位「牛2天地」今日(21日)與九龍城區議會合辦舉行「十三街吉祥物之新歲迎春行大運」的活動,13 隻由街坊製作、代表十三街的吉祥物...
土瓜灣街坊手製十三街吉祥物 新春巡遊牛棚出沒注意
/立場報道 2021/2/18 — 12:05
龍圖、鳳儀、鹿鳴、麟祥、鷹揚、鵬程、鴻運、蟬聯、燕安、駿發、鶴齡,它們不是一家幾兄弟姊妹的名字,而是土瓜灣馬頭角一帶的街名,每條街的字首都取自吉祥瑞獸,故...
23 次奪格林美獎 爵士鋼琴大師 Chick Corea 因癌逝世 享壽 79 歲
/立場報道 2021/2/12 — 16:01
世界首屈一指的爵士鋼琴大師 Chick Corea 於本月 9 日因癌症於美國逝世,享壽 79 歲。消息由其家人於社交媒體發布。 Chick Corea ...
元朗區議員創意橫額再演化 鐵欄包膠聲援被打壓界別
/立場報道 2021/2/11 — 15:49
挨年近晚,元朗區議員陳敬倫(K sir)並無提早收爐。繼昨日亮相的「時革」木雕之後,他今日再推出新作《被打壓……》。 相對早前的木雕系列,《被打壓……》外...
【專訪】在台大馬版畫家眾籌出反送中畫冊 近百作品記錄抗爭之夏至後國安法時代
/立場報道 2021/2/11 — 13:52
「唔好影啊!影到樣我哋會被人殺、被消失㗎!」2019 年 10 月,太子站831事件悼念現場,有民眾大聲喝止移居台灣多年的馬來西亞版畫家小雞(李迪權)進行...
鹽田梓藝術節疫下開展 移師網頁 島上暫不設新作
/立場報道 2021/2/10 — 12:00
旅遊發展局斥資 2,000 萬港元參考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於西貢舉辦的「鹽田梓藝術節」,踏入第二年即遇上疫情,新作暫時不會在島上公開展示,但網上展覽將於年...
世界各地藝術家投入抗爭被捕 美國筆會推「藝術家安全手冊」
/立場報道 2021/2/9 — 13:24
近年世界各地民主抗爭四起,不少藝術家用創作發聲,也有人直接上街示威,甚至被捕。有見及此,美國筆會(PEN America)近日推出一份「藝術家安全手冊」(...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考慮出售館藏應對財赤 藝文界發起聯署勸停
/立場報道 2021/2/8 — 13:00
武漢肺炎疫情下,世界各地的藝文機構因長期閉館等均面臨財政危機。例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Met)或面...
訂閱立場每日文章精選
熱門話題
熱門文章
一度謠傳昂山素姬獲釋 緬甸抗爭畫作廣傳 藝術家:畫筆抗命是責任
/立場報道 2021/2/7 — 10:22
發動政變的緬甸軍方封鎖全國網絡下,緬甸昨日(6 日)仍有數以萬計的人上街抗議要求釋放國務資政、國民主聯盟領袖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及...
《仙樂飄飄處處聞》影星 Christopher Plummer 逝世 享年 91 歲
/立場報道 2021/2/6 — 12:21
加拿大著名演員、奧斯卡金像獎得主 Christopher Plummer(基斯杜化·龐馬),周五(5日)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家中在妻子陪伴下離世,終年 91 ...
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也要戴口罩? 90 後藝術家重新演名畫 訴說疫症之年
/立場報道 2021/2/5 — 17:03
疫症之年,連「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都戴上口罩,馬格利特《人子》(The Son of Man)的蘋果也換成了口罩。這些都是本地90後藝術家許開嬌的新作品「...
藝術雜誌《Art in America》主編加盟西九 M+
/立場報道 2021/2/4 — 18:37
自 1913 年起發行的美國藝術雜誌《Art in America》,其現任主編 William S. Smith 日前宣布離職,將加盟香港西九文化區 M...
麥加大清真寺海報設計附彩虹旗 四名土耳其學生被指「侮辱宗教」被捕
/立場報道 2021/2/1 — 14:43
四名土耳其學生設計麥加大清真寺海報,因附有彩虹旗圖案,被指「煽動仇恨」及「侮辱宗教價值」被捕。 涉事海報主體描繪麥加大清真寺(The Great Mosq...
疑因計劃辦李文亮展覽 北京藝術家工作室遭強拆
/立場報道 2021/2/1 — 12:29
與藝術家艾松計劃合辦李文亮展覽的北京藝術家王鵬,早前接獲當局警告「不要抹黑國家形象」,其工作室近日被指是「違法建築」,上周五更遭強拆。 王鵬在 Twitt...
元朗區議員創意橫額被拆走 「自由」「真相」無得留低
/立場報道 2021/1/29 — 14:30
自上星期起,元朗豐年區議員陳敬倫(K sir)在區內兩個議員橫額位置,先後展示兩幅立體創意裝置——「被推倒的自由」及「差一點的真相」,大獲好評。惟 K s...
西九 M+ 取得入伙紙 策展團隊已進駐 料2021年底開幕
/立場報道 2021/1/29 — 11:35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昨日舉行董事局會議,交代區內文化設施最新進度,其中 M+ 大樓及毗鄰的修復保管中心已取得入伙紙,策展團隊亦已進駐,預料博物館可於今年年底開...
【專訪】創意橫額區議員 隱身社區的雕塑家
/立場人語 2021/1/27 — 23:52
走進元朗怡豐花園,屋苑商場天井位置,一個黑帽黑衫黑褲黑鞋的身影,正在低頭彎腰操著電鋸鎅木板。這裡不是五金舖,而是區議員辦事處門口;他也不是木工師傅,而是...
法國龐比度中心 2023 年起閉館四年翻新
/立場報道 2021/1/27 — 12:58
法國享負盛名的藝術殿堂龐比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將於2023年起暫別觀眾,耗時4年進行翻新,預計於2026年底完工。館方希望可趕在 20...
去動植物公園尋寶! 十七組藝術作品隱藏「市中森」
/立場報道 2021/1/22 — 23:22
踏入動植物公園,原本單調乏味的訪客中心掛滿不同動物造型玩偶:小飛象、鬆弛熊、CONY 兔兔......走進訪客中心,擺著一份份地圖,上面標誌了許多藝術品的...
楊東龍個展《日課》 日常生活的不安與溫柔
/立場報道 2021/1/22 — 11:33
展廳中央擺著一幅四米半寬的三聯畫,從黑夜到白天,從難民營到警車中的被捕青年——這幅橫跨了不同歷史時刻的油畫作品,是楊東龍創作於2020年的《摩星嶺》。 藝...
【特寫】收生不足面臨停辦 明愛華德中書院轉型演藝教育中學
/立場報道 2021/1/22 — 10:53
平日下午三點半,從東涌市中心再轉乘巴士方抵明愛華德中書院(華德中)。天色陰沉,寒風凜冽,附近人影稀疏,眼前校舍更顯冷清。疫情反覆,全港中小學自去年12月起...
坂本龍一再患癌 海外演出或受影響
/立場報道 2021/1/21 — 17:26
日本知名作曲家坂本龍一公佈再次患癌,目前已完成手術,正繼續接受治療。基於當前的身體狀況和疫情,他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將難作遠行,部分工作不得不取消,先行致歉,...
香港抗爭者「磚陣」 獲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年度設計獎最高人氣獎
/立場報道 2021/1/20 — 11:14
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港大薄扶林道、浸大聯合道等多處出現抗爭者就地取材製作的「磚陣」。事隔一年多,這些「磚陣」獲得比斯利年度設計大獎(Beaz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