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書院創校二百年:馬禮遜創建了什麼?
2018/11/6 — 11:04
1818 年,首位來華的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在馬來西亞馬六甲創建現時我們所稱...
讀《【歷史課】簡易香港史:天然軍港與維多利亞城》一文有感
2016/5/2 — 10:00
日前拜讀了鄭立先生關於香港早期歷史一文,有感文章觀點獨特,唯史料上有不實之處,特此撰文提出建議。 我們一直說香港就是殖民地,但其實,...
如何解讀羅馬式敬禮 (Roman salute) ?
2015/11/2 — 10:52
月前,在網上廣傳一則關於 1933 年愛德華八世被指使用納粹禮 (Nazi salute) 的新聞。另外亦有表示,該舉手禮屬羅馬式敬禮...
日本教科書審定制度體現自由民主的精神嗎?
2015/9/16 — 9:00
早前讀了鄭子健的文章,有感文不對題,而且在資料論證方面亦有欠準確。筆者希望從歷史角度出發,剖析日本教科書的實際問題,因此特地撰文分享意...
日本鄉村優質農作物的獨特味道
2015/8/10 — 11:10
在日本鄉村裏渡過了三星期暑假,吃過難忘的一道菜:屋主鄰居甲饋贈的新鮮蕃茄,配上鄰居乙饋贈的金不換,加點糖鹽醋和橄欖油,美不勝收。 ...
嚴復如何看言論自由?從《天演論》說起
2015/2/4 — 21:43
近來經常讀到有關言論自由的論述。晚清思想家、翻譯家嚴復,相信是最早以自由人權立論的學者。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看來,他的相關思...
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三):香港是「他者」嗎?
2015/1/18 — 9:00
本篇是全文最後一篇,目的的透過以上兩篇重新認識鴉片戰爭中舟山與香港島的曲折轉換來找出割讓原因,並了解到清朝失敗與香港成功的關係互...
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二):由舟山到香港島的曲折轉換
2015/1/15 — 9:00
上篇《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一)》,淺析了清朝口岸開放歷史的基本資料和英政府對舟山覬覦和佔領的原因。然而,在戰爭爆發前後,究...
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一):為何是舟山?
2015/1/13 — 7:30
鴉片戰爭前甚至戰時,英國政府本選定舟山作永久佔領,後來卻演變成佔領香港島歸還舟山。即便如此,在《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政府本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