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暴龍 Last Evolution 絆》與香港人的成長
2020/5/24 — 9:13
成長的電影往往是會讓你心如刀割的,因為不單只故事中的主角因成長而帶來的身份及責任而被逼「斷捨離」,與故事中的主角一起成長的觀眾們亦會沉...
從《梨泰院 Class》看物化的人性
2020/5/5 — 17:14
《梨泰院 Class》中,奸角張大熙掌控全南韓在業績及佔有率首屈一指的餐飲業務,他在訓練大兒子的過程中,經歷了大兒子開車撞死主角朴世路...
《二月廿九》 — 詮釋故事與延續的愛
2020/3/19 — 14:33
近日在追看《二月廿九》,老實說,這不是一部稱得上一流的作品,但當中所描寫各種類包括父女的親情、男女的愛情或是朋友的友情卻是頗為細緻,若...
從《大隻佬》反思今天香港的因果
2019/11/4 — 14:47
「如是因,如是果,昨日的因結成今日的果。」這是了因在《大隻佬》的一句名言,想不到,對照現今的社會也有著一番智慧。 「藍絲」總是說勇武...
從《神探》「我都係人,點解要有分別?」對照香港警察的行為
2019/8/19 — 11:18
《神探》中有一句很經典的對白,「我都係人,點解要有分別。」患有精神分裂的幹探陳桂彬一直盡力以不同的方式來查案,目的也只是破案卻不被認同...
《反斗奇兵 4》— 小孩的突破
2019/7/19 — 12:45
《反斗奇兵 4》繼續以成長為整部電影的命題,但今次談的不再是「人類」的成長,而是「玩具」的成長,同時這亦是我們這一代(90 後)與主角...
《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 建構關係的責任
2019/7/4 — 18:55
《作家的謊言:筆忠誘罪》沒有甚麼大卡士、大製作或是甚麼特技,但它卻深深的吸引著我,也許這與它的本土味濃有著一定程度的關係,特別在這個瘋...
多倫多速龍的香港抗爭反思
2019/6/19 — 11:12
14/6 是 NBA 總決賽最後一場,落後 2-3 的勇士在懸涯邊緣,沒有任何犯錯的空間,當他們犯錯,就代表三連冠的機會灰飛煙滅,而且...
《淪落人》— 邊界劃破與身分重構
2019/4/23 — 16:28
《淪落人》所賣的都不是為扭橋而扭橋的電影情節,亦不是賣為花巧而花巧的拍攝及剪接技巧,導演所用的場景設置,角色情感的刻畫都相對寫實,但這...
《寂寞就如》《其實寂寞》— 擁抱我們的寂寞感
2019/3/15 — 16:38
麥浚龍與謝安琪這對在這些年內合作無間的拍擋最近又推出了新的作品,有趣的是,他們不是推出合唱歌,而是在同一天內各自推出了同樣闡述「寂寞」...
《新喜劇之王》— 真真假假的「演員」
2019/2/11 — 12:18
筆者原沒有任何意欲入場觀看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心想這應如「大導演」王晶般「炒冷飯」,而且之前的《西遊》及《美人魚》等也「強國味」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