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忘形水》說起,聽蘇格蘭的民間故事
2018/3/29 — 17:26
曾經聽說一個蘇格蘭版本的《忘形水》故事。在蘇格蘭的傳說中,Selkie是一種在水中是海豹來到陸地變成人的生物。 從前,一位蘇格蘭漁夫在...
What a strange world we live in —— 展覽「仙境奇遇」
2017/12/10 — 9:03
(原文刊於《三角志》2017 年 11 月號) 「我不想和瘋癲的人在一起。」愛麗斯強調 「這個你不能避免。」貓說「我們在這裡都是瘋癲的...
Absence, Missing & Death – Sophie Calle
2017/10/30 — 7:26
(原文刊於《Bazaar Art Hong Kong 》2017 年 9 月號) 「相比二十歲時,我現在經常思考死亡,以往都不會的。並...
十年一度 記明斯特雕塑展
2017/10/17 — 11:14
(原文刊於《三角志》九月號) 走在德國明斯特(Münster)的街頭,是個很有趣的經驗。行人好可能錯過了在街頭的藝術雕塑而不自知;也可...
Painting touches
2017/10/15 — 12:41
(原文刊於 《Bazaar Art Hong Kong》 2017年 9號) 美國藝術史學家 James Elkins 在《Pictu...
是跨界 不只是多媒體
2017/9/11 — 17:45
假如有人說他能聽見顏色;或稱他想以聲音做雕塑,一般反應多是認為這些都是高大空的宣言。的確,康丁斯基 (Kandinsky) 曾說音樂是...
跟自己的一次幽閉式親密
2017/8/24 — 11:27
創作監製黎蘊賢強調《親密 Claustrophobia》是一次劇場經驗。「較多的戲劇是從一個文本故事出發,然後在這基礎上設計音樂、佈景...
所謂的立足香港面向國際:寫於博物館高峰論壇後
2017/6/28 — 12:08
(先來頭盔。我一向沒有全盤否定 M+希望打造一所立足香港,面向國際的美術館的苦心,但香港的狀況太千絲萬縷,單靠一個機構的努力,事倍功半...
港樂的馬勒第六交響曲-《悲劇》
2017/5/9 — 7:18
四月底香港管弦樂團的馬勒第六交響曲-《悲劇》,是這個樂季三場馬勒的最後一場。或者因為港樂最近有不少的海外演出,在馬不停蹄的狀態下,港樂...
時間的不純粹 - 書評: 《Visual Time: The Image in History》
2017/5/4 — 9:15
未來的過去 那是我第一次體驗英國冬天的陰沈,心情最暗黑的幾個月,腦海中只有「放棄」這個念頭。在香港的好朋友知道了,每晚傳來訊息跟我...
Resonance from Nature 李蕢至的大地之美
2017/4/15 — 19:37
(原文刊於 Harper’s Bazaar Art Hong Kong 2017 年3 月號) 「我的作品現在都幾乎看不到,還存在的也...
Doing Time 謝德慶用畢生去「做時間」
2017/4/5 — 14:36
(原文刊於 Harper’s Bazaar Art Hong Kong 三月號) 紐約比香港慢十三小時。視像訪問身在紐約的行為藝術家謝...
誰是記者?公民還是記者?
2017/4/3 — 8:58
2013 年七・一遊行期間,自由攝影師 Joey Kwok 跑上灣仔一幢大廈天台,打算從高角度拍攝遊行隊伍。等候期間,幾名手持港英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