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叫拍拖,那是一種保持距離的藝術
2020/4/12 — 17:32
以前叫拍拖。 那是一種保持距離的藝術。好比唱歌不能走音,演奏不能落拍,身體和身體,雖是各自獨奏,但之間的音樂,可以如分解和弦。 樂譜,...
She She Pop《Oratorium 清唱歌隊》 — 「神」的問題
2019/5/20 — 10:25
旗幟鮮明,在中文裏當然不能說是貶義詞,但它所帶來的聯想,也有某程度上的局限。因為立場堅定,如果要和旗竿在手的一方對話,大抵聽到的也是早...
德勒斯登劇團 Erniedrigte Und Beleidigte — 被欺負和被侮辱的演出
2019/5/16 — 10:17
德勒斯登劇團入選 2019 Theatretreffen 的 Erniedrigte Und Beleidigte(即陀斯妥耶夫斯基的...
《酒神之城》— 劇場中的派對遊戲
2019/5/15 — 14:04
Christopher Ruping的《酒神之城》全劇長九小時三十分(含兩小時中場休息),四部曲(戲)。演員是三男三女加上一位音樂手,...
《爭寵》The Favourite 是不是喜劇?
2019/2/28 — 13:24
《爭(真)寵》The Favourite 是不是喜劇? 從兩方面來看。以主要角色來說,一個被身體(性別,外觀)囚禁,被身份(權力最大,...
《爭寵》與華人宮鬥劇的不同在於......
2019/2/26 — 9:34
《爭(真)寵》,英文原名叫《The Favourite 》不是諷刺是什麼?因為,劇中人要爭「寵」的對象,本身就是一個「失寵兒」,她的處...
《爭寵》為什麼看得人心裏發毛?
2019/2/25 — 13:33
The Favourite <爭寵>和我們慣看的宮鬥戲最不同的地方是,「她(們)」之中,昏君可以擁有最高權力,但不是「絕對權力」。權力...
歐洲劇場系列之《Lam Gods》及《Empire》 — 劇終,重返「一」的純粹
2019/1/31 — 16:56
一進劇場,在台上除了四位演員和一位舞台監督,便是這棟建築。心裏噢了一聲。代表,這是用來作為今晩這個作品的「情景」嗎?難度馬上顯現,因為...
《羅馬》— Cleo 的無聲比喧囂強大
2019/1/30 — 21:41
第二次在大銀幕上看《羅馬》,不期然想起Vermeer的Het straatje(小街)。當時,沒有畫家會關注勞動婦女,更不會去畫她做家...
我們可在蕭芳芳身上學到什麼?
2019/1/21 — 11:24
羅永聰問: 我覺得芳芳像木乃伊,你覺得她跟今天的大學生有甚麼 relevance? 林奕華答: 以我的理解,木乃伊作為比喻的意思,是以...
The Night Is Young — 傾聽自己,人人都是「蕭芳芳」
2019/1/20 — 12:38
昨晚坐下來打開港台電視31頻道已是凌晨兩點多,但接下來的一小時十八分,真的應了那一句英文俚語,The Night Is Young ,...
歐洲劇場系列之《The Inheritance 繼承》— 戲劇需要感受,愛更如是
2019/1/16 — 12:55
第三次看 The Inheritance, 從 Eric 和 Toby , Toby 和 Leo , Walter 與 Henry 這...
歐洲劇場系列之《The Inheritance 繼承》— 為何哲學是文藝基石,也是政治基石?
2019/1/15 — 12:32
為什麽我相信哲學是文藝的基石也是政治的基石? 因為文藝與政治都是人類追求幸福所走過的道路,哲學,正是這些道路的“地圖”。 《The ...
歐洲劇場系列之《羅拉,又名傀儡之家》:該出走的,卻被傳統留在原位
2019/1/14 — 1:12
昜卜生的《傀儡之家》最新版本是俄羅斯年輕導演Timofej Kuljabin為蘇黎世戲劇院排演的《羅拉,又名傀儡之家》。 如果千禧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