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純種人:我們都有「野種」
立場報道2014/2/6 — 10:40
via flickr / franz-wegener.de
天擇混血兒
刊於《自然》的哈佛研究,以西伯利亞南部出土的尼人基因組 (Genome) 對比過千位現代人的基因組。他們發現歐洲人平均承襲了1.2%的基因,而東亞人則有1.4%基來自這些石器時代的近親。兩者的數字均比此前類似的研究為少。然而,人類基因組中有些基因最多含62至64%尼人基因、有些則完全沒有;至於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則在人體中發現約20%的尼人基因,同時東亞人比歐洲人平均多約兩成的尼人基因。
這種基因「拼湊」是源自天擇。要知道智人與尼人基因組並非只互相交換,而是某些基因經時間磨練,才能存活並成功繁衍而來。
哈佛研究對比常染色體 (autosome) 與 X 染色體,發現後者基本上不含尼人基因。 X 染色體通常與男性不育問題有關,研究大膽推論當時的混血兒或尼安德特人難以受孕,甚至是不育。此外,學者亦發現很多遺傳病有機會來自尼安德特人,如紅斑狼瘡、2型糖尿病等。
尼人基因掌膚色、毛髮多少
兩份報告同樣顯示尼人基因集中出現於控制皮膚膚色與毛髮多少。這些表型 (Phenotype) 擁有決定混血兒能否適應不同的氣候環境,也成了基因轉移的屏障。
自2010年,有研究公布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排列以來,學界一直有爭議究竟他們是否獨立物種。這兩份新研究均指,現代人類是現代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雜交而來,重申兩者是獨立物種。其實,雜交在大自然並非罕見,據估計,有約10%的靈長類有雜交取向。
不過,無論如何,也不改人類是混血而來的生物。未來,將可能有更多人類演化的有趣發現。
來源:
Neanderthals and humans: an interspecies affair to remember - The Conversation, 30 January 2014
延伸閱讀:
[1] Sankararaman, S., Mallick, S., Dannemann, M. & et al. (2014).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Neanderthal ancestry in present-day humans. Nature (2014). doi:10.1038/nature12961.
[2] Vernot, B. & Akey, J.M. (2014). Resurrecting Surviving Neandertal Lineages from Modern Human Genomes. Science 1245938 Published online 29 January 2014. DOI:10.1126/science.1245938.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