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揭玫瑰殺手生存秘密 發現或助了解控制疾病方法
立場報道2019/4/11 — 11:13
圖片素材來源:Meghan Schiereck, Unsplash
玫瑰花蟎 (Phyllocoptes fructiphilus) 只有鹽粒般大,卻自 1940 年代起在美國各地傳播一種植物病毒。刊於《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的研究終於發現這種花蟎比起其他害蟲較難尋找和控制的原因。
鮮豔奪目的玫瑰一直廣受大眾歡迎,但它們仍受玫瑰玫瓣病毒 (Rose rosette virus) 威脅。受感染的玫瑰會長出過多花刺、花蕊也會變形,花蕾同時會密集地長出。傳播病毒的,正正是藏身於花內的玫瑰花蟎。然而,現時未有有效方法可預早發現、控制及消滅這種花蟎。
藏於萼片毛內的玫瑰花蟎/Otero-Colina, G. et al (2019)
研究人員為找出玫瑰花蟎的秘密,因此仔細檢查來自美國 10 個州份,以及華盛頓特區的健康及患病玫瑰的莖部、葉,以及花朵結構。研究人員從高解像度圖片中發現,玫瑰花蟎會藏身於花朵花萼 (sepal) 內的微小萼片毛之中。研究人員估計,花蟎由此避過檢查和殺蟲劑。
此發現將有助找出不同方法控制玫瑰花蟎活動,減低疾病傳播、破壞花朵的機會。
來源:
Science, These flower mites may avoid pesticides by hiding out in a rose’s internal organs, 10 April 2019
報告:
Otero-Colina, G., Ochoa, R., Amrine Jr, J.W. & et al. (2018). Eriophyoid Mites Found on Healthy and Rose Rosette Diseased Ro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orticulture 2018 36:4, 146-153. doi: 10.24266/0738-2898-36.4.146
文/Edward Ho、審核/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