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這回事
腦人家2016/3/8 — 22:48
Alan O'Rourke / flickr
此文章與自殺事件有關,有需要的朋友可致電以下機構尋求協助: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24小時求助熱線:2389 2222
每次看到自殺新聞評論,我心中都感到相當不忿:心中納悶,憑甚麼對事件指指點點?
社會出現自殺現象,各處評論家總會各自揣測原因所在。不難發現,他們的判斷會隨著社會趨向改變:甚麼教育制度、甚麼經濟不景氣。沒錯,這些都有機會是引起「自殺」的原因之一。但我們作為事件的外人,我們有甚麼資格斷定死者(或者企圖自殺者)求死的原因?
沒有。
就算對社會問題有多麼深厚的認識,都不宜只透過報章或者是網上一兩句輿論就隨意將問題簡單結論為:學生受不了壓力,或者是教育制度所造成。因為這個推斷根本沒有經過考證。說白一點,根本就是「瞎猜」。更甚是,這樣隨心一句評論,就將原來真正的問題隱藏了。有想過自殺者可能是因為其他原因所致?他們自殺的原因可以埋藏在心底已久的,也可以是突如其來。
現在不是看偵探小說,我們在未有實際定論時妄下判斷,或者一切「聯想」是多餘的。要做的是,當真正問題揭開了,明白整件事情,才針對「事件」作討論解決社會可解決的問題。傳媒亦有責任向公眾傳遞珍惜生命以及留意身邊人的訊息,而不是爭 hit-rate。在報道真相同時,不要為傷痛中的家屬增加不必要壓力。
反而在現階段,我們要認真對待的是,作為家長、教育工作者、同輩或者是朋友,可以怎樣防止同樣事件再發生。要知道家人朋友有沒有自殺傾向,我們可留意他們有沒有出現以下症狀:
- 難以集中,或者清晰地思考
- 送走自己珍而重之的物品
- 談及到離開,或者說要「處理好私事」
- 行為突然改變,特別是在焦慮後突然相當平靜
- 對曾感興趣的事物失去興趣
- 自毀行為,例如:以酒精麻醉自己、濫藥或者自殘
- 嘗試脫離社會圈子或者完全不想出街
- 工作上或者學業上出現(之前未見)的困難
- 講及死亡或者自殺,或者講他們想傷害自己(要在此強調一下,常自稱會自殺的人也會真的自殺,未必是「講下就算」)
- 講到自己絕望或者有罪惡感
- 睡眠或者飲食習慣改變
- 計劃自殺的方法
如果有家人朋友或者自己真的有這些問題,不妨打電話到不同的機構尋求協助。千萬不要由得問題「自然好」;最重要是,如果你真的關心自殺現象,就請你不要再花時間在沒有證據時寫幾千字去「分析」事件,倒不如多花心思關心身邊人和自己的情緒。
參考資料:
MedlinePlus, Suicide and suicidal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