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輝靈魂最深處的自我《Stranger Under My Skin》
香港歌詞研究小組2015/10/11 — 12:30
【文:李萬褀】
作詞:周耀輝
Love is a mystery to me
She was once here,and now she’s someone
that I could not bear
No matter how I tried ‘til the day I died
Damages are done and hidden within
Those were the thing that were hidden under my skin日 曬在眉梢 夜 染在唇角
即使可素臉 可找到替身
繼續 渴望年輕 並 渴望前看
往事沒言語 在皮下呼吸要到哪裡 會碰不到故人
要在哪片大鏡中發現我沒有遺憾從沒有拋不開的一種吻
難以過去的叫靈魂
能藏下多少的親愛 想不到哪段最吸引
在大笑後哭泣 熟悉過然後陌生
但並未陌路 在皮膚碰面 是皺紋All the burning roses
Filled up with ashes
Crying out loud but no time for condolences
Like a stranger’s ‘stare’,she never cared
Those were the thing that were hidden under my skin願 快樂如一 若 美麗殘缺
歲月極微細 從皮上渗入
要到哪裡 見每一個故人
要在哪片大鏡中炫耀我沒法再生從沒有拋不開的一種吻
難以過去的叫靈魂
能藏下多少的親愛 想不到哪段最吸引
在大笑後哭泣 熟悉過然後陌生
但並未陌路 在皮膚碰面 是皺紋從沒有拋不開的一種吻
誰已老去都有靈魂
能藏下多少的相信 可相信以後更吸引
未做到亦一生 或者我才是陌生
但並未陌路 在皮膚碰面 是皺紋Drifting alone, on my own
Be it a car or a shooting star
Its glare finally came to the end of something
I could not bear
Those were the thing that were hidden under my skin
《Stranger Under My Skin》是周耀輝於二零一一年為陳奕迅填詞的作品。歌曲收錄於同名專輯《Stranger Under My Skin》中,當中歌詞具社會意義,版圖宏大要蘊含生死、記憶、覺悟等沉重題材《Stranger Under My Skin》可算是歌者至今向經典致敬的作品示範。在《Stranger Under My Skin》中,表面皮膚覆蓋住的只是一個陌生人的軀殼,過去的傷痕只是隱藏起來,崩潰在靈魂最深處的才是真我。
歌詞英語獨白部分有點題作用,在這段史詩式的悲劇故事中,來自「我」靈魂最深處的呼喊。英語歌詞算是中文歌詞的解話或引子,也是「我」在回憶中清醒的部分。第一次獨白部分訴說「我」對於愛的印象來自痛楚,由於曾經出現過所以熟悉,現在是難以負荷的物事,想放下但無法,只一直存在皮膚底下。從第一段獨白展開了接下來無法割捨的原來。
中文正歌第一段開始便以日與夜借喻妳/你,眉梢與唇角借喻我,往事及歲月痕跡都刻印在身體上。這些歲月痕跡我是有方法掩蓋-當然只限於臉上的歲月痕跡。「我」帶著這些歲月痕跡,渴望趁着年輕繼續尋找,這是驅殼的行動,靈魂所經歷的東西早偷偷深藏在皮膚底下。
在「我」嘗試接觸/負擔起皮膚下的東西,我便開始感到痛楚。「我」得思索如何面對這些人和事,怎樣才能躲避到這些故人,怎樣才有理由放下這些往事。「我」雖然提問,但能夠回答的只有靈魂最深處的自己。
副歌第一段就來了個自問自答。精神(靈魂)要比肉體(吻)更難令人釋懷。第一段獨白早說過這些往事已經不能夠再負擔,皮膚下藏不下太多東西,自然想不起哪一段最吸引。「我」回想往事,大笑大哭,思潮起伏。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感覺,陌生的是故人。同是熟悉的東西,累積在皮膚底下,皺紋是記憶相撞的結果。最後故人是避不開,也放不下。
接下來第一段獨白解釋了第一段獨白我為何感到痛楚。「我」把往事內容具體化,亦回應了歌曲的背景音樂,「我」的痛苦別人感覺不到,就像陌路人的眼光。只是「我」沒有時間哀悼這些往事,只好讓它們隨時間消退。
正歌第二段筆峰一轉又回到驅殼的話題上。即使失去妳,「我」仍然希望保持快樂,歲月不留人,「我」已年華老去。時間是忘卻的最好辦法嗎?因年華老去,皮膚難以再生,往事也沒法再生,「我」好像能放下了。皮膚下的傷痕似已癒合,有信心面對故人了。
忽然又回到副歌部分,像一盤冷水倒下來,來自靈魂的吶喊又響起了。就如同循環狀態,從驅殼到靈魂的自問自答。「我」再次接觸皮膚下的東西,自以為時間可以把往事沖洗,藉以催眠自己,可惜事與願違。
第二段副歌是靈魂最直接回答驅殼問題的部分。即使年華老去(譬殼),靈魂依舊,拋不開的還是拋不開。「我」雖然相信以後會遇到更吸引的人,但本來就無法負擔太多的物事,現在皮膚當然也是容納不下。歲月摧人,即使遇不到更好的人,即使無法負擔往事,也快一生了。「我」的靈魂已經不完整,「我」對自己也感陌生。永恆不變的是,在皮膚下的往事永遠也是熟悉的。
最後一段英語獨白部分收結自問自答,以一輛汽車或一顆流星的光芒都比我耀眼,我只能永遠帶着這不堪回首的傷逝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