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再有公大學生作品入圍 《一毛所有》導演:願港人輕鬆吓
立場報道2018/10/2 — 20:08
背景圖片來源:《一毛所有》OUHK 片段截圖
香港動畫界再度發威!繼去年公大學生作品《暗房夜空》勇奪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以及今年眾籌成功、屢獲好評的江記《離騷幻覺》外,香港動畫界又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昨晚(1 日)公布的第 55 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再有三部香港動畫短片角逐殊榮,分別是麥少峯《不忠之愛》、李柏誼《博默館》以及由應屆大學畢業生陳冠聰、王子妍和鄭思藴共同創作的《一毛所有》。
與去年得獎的《暗房夜空》一樣,《一毛所有》是香港公開大學動畫及視覺特效課程應屆畢業生作品,以香港小人物的經歷反映香港主權移交後二十年間的集體回憶,同時探討港人的文化身份。
一無所有 淨返條毛
故事講述主人翁堅叔在 97 過後所經歷的種種困境。荔園結業時他失去了女朋友,金融風暴底下他失業;人和物都漸漸改變,堅叔變得一無所有。二十年後,堅叔生活依舊。唯一不同的是頭上只剩下一條他十分珍視的、僅有的頭髮。堅叔一無所有,並把那「一毛」視為他的所有。因此,作者們決定取其同音,把故事命名為《一毛所有》。
「我們的創作理念希望以一種輕鬆的方式帶出堅叔(男主角)與香港人的過往經歷,概括香港人一直以來都經歷過的大小難關,城市變化。即便在過往廿年有不同的艱苦,在廿年後的今天回想,用輕鬆的態度來面對,以及放下一直以來的執著。」《一毛所有》導演之一的鄭思藴 (Swan) 接受《立場新聞》記者訪問時解釋道。
談及入圍感想時,Swan 表示感到受寵若驚,一開始只是希望有趣地完成作品,沒想到最後能夠獲得海外認可。她感謝一直給予不同意見的導師及提供靈感給他們香港人。Swan 認為得獎與否並不重要,因現在成功將作品推廣給更多人,好像已經實現了他們的創作原意,「好似夢想成真咁」。除了透過作品帶出放下執著此意義外,她更補充:「希望能夠同唔同年齡層嘅觀眾一齊回顧一下香港回歸後所經歷過嘅事,輕鬆一下,笑下。」
另外兩部入圍金馬的動畫短片,今年在本地動畫界均有不錯的成績。李柏誼的《博默館》為第二十三屆 ifva 比賽動畫組入圍作品,嘗試為觀眾帶來一場顛覆的藝術館體驗;麥少峯的《不忠之愛》則呈現戀愛的苦澀,獲得第五屆動畫支援計劃的最佳小型企業動畫獎金獎。
《傘上:遍地開花》角逐最佳紀錄片獎
除動畫外,角逐最佳紀錄片的《傘上:遍地開花》亦值得留意。導演梁思眾是 70 年代新浪潮導演梁普智之子,生於香港,十歲移民新加坡。長 119 分鐘的影片由 2014 年六四開始,從維園談到電子公投、七一預演佔中學生被捕,再到學民思潮發動學生罷課、雨傘運動。作品分上下兩集,下集仍在後期製作中。
其他入圍金馬獎的香港作品有:袁富華《翠絲》(最佳男配角)、惠英紅《翠絲》(最佳女配角)、《傘上:遍地開花》(最佳紀錄片)、《吊吊揈》(最佳劇情短片)、《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最佳視覺效果)以及袁信義《葉問外傳:張天志》(最佳武術指導)。
【第 55 屆金馬獎完整入圍名單】
特別貢獻獎:廖慶松
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劉三郎
最佳劇情長片
《誰先愛上他的》
《影》
《我不是藥神》
《地球最後的夜晚》
《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導演
張藝謀/《影》
畢贛/《地球最後的夜晚》
姜文/《邪不壓正》
萬瑪才旦/《撞死了一隻羊》
婁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最佳男主角
鄧超/《影》
段奕宏/《暴雪將至》
邱澤/《誰先愛上他的》
徐崢/《我不是藥神》
彭昱暢/《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女主角
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
周迅/《你好,之華》
孫儷/《影》
趙濤/《江湖兒女》
曾美慧孜/《三夫》
最佳男配角
田壯壯/《後來的我們》
李鴻其/《幸福城市》
鄭人碩/《角頭2:王者再起》
章宇/《我不是藥神》
袁富華/《翠絲》
最佳女配角
惠英紅/《翠絲》
丁寧/《幸福城市》
許晴/《邪不厭正》
黃嘉千/《老大人》
張子楓/《你好,之華》
最佳新導演
董越/《暴雪將至》
徐譽庭、許智彥/《誰先愛上他的》
文牧野/《我不是藥神》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
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新演員
黃聖球/《誰先愛上他的》
謝章穎/《幸福城市》
張再興/《角頭2:王者再起》
鍾家駿/《只有大海知道》
傅孟柏/《范保德》
最佳動畫短片
《Si So Mi》
《當 一個人》
《不忠之愛》
《博默館》
《一毛所有》
最佳剪輯
陸慶屹、周肖林、郜子瑜、江亦雋/《四個春天》
傅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雷震卿/《誰先愛上他的》
朱琳/《我不是藥神》
廖慶松、孔勁蕾/《後來的我們》
最佳造型設計
劉強, 李華/《暴雪將至
陳敏正/《影》
李淼/《我不是藥神》
董仲民、Uma WANG、張淑平/《邪不壓正》
陳同勛/《妖貓傳》
最佳動作設計
谷軒昭/《影》
谷垣健治/《捉妖記2》
袁信義/《葉問外傳:張天志》
何鈞、谷垣健治、嚴華/《邪不壓正》
羅禮賢、羅義民/《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最佳視覺效果
王星會/《影》
潘國瑜/《捉妖記2》
王紹帥、楊月娟/《邪不壓正》
池明求、蔡朱應、朴英修、前川英章/《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石井教雄/《妖貓傳》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峇里島》/《誰先愛上他的》
《迴光》/《小美》
《老大借過》/《角頭2:王者再起》
《我們》/《後來的我們》
《深無情》/《范保德》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撈仔/《影》
盧律銘/《小美》
林強、許志遠/《地球最後的夜晚》
雷光夏、侯志堅/《范保德》
花倫/《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動畫長片
《貓與桃花源》
《幸福路上》
《狗狗傷心誌》
最佳劇情短片
《洞兩洞六》
《春分兄弟》
《吉祥》
《臨時工》
《吊吊揈》
最佳美術設計
劉強/《暴雪將至》
馬光榮/《影》
柳青/《邪不壓正》
屠楠、陸葦/《妖貓傳》
黃文英、王誌成/《范保德》
最佳音效
郭禮杞/《范保德》
富康/《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李丹楓、司中林/《地球最後的夜晚》
楊江、趙楠/《影》
龍筱竹、張金岩/《暴雪將至》
最佳紀錄片
《四個春天》
《後勁:王建民》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傘上:遍地開花》
《24號大街》
最佳原著劇本
董越/《暴雪將至》
呂蒔媛、徐譽庭/《誰先愛上他的》
何蔚庭/《幸福城市》
韓家女、鍾偉、文牧野/《我不是藥神》
岩井俊二/《你好,之華》
最佳改編劇本
宋欣穎/《幸福路上》
李威、張藝謀/《影》
袁媛、何昕明、潘彧、安巍、劉若英/《後來的我們》
萬瑪才旦/《撞死了一隻羊》
胡波/《大象席地而坐》
最佳攝影
趙小丁/《影》
中島長雄/《小美》
姚宏易、董勁松、David CHIZALLET/《地球最後的夜晚》
范超/《大象席地而坐》
包軒鳴/《風中有朵雨做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