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醎、咸
繁簡詞源2017/1/16 — 9:30
【鹹】
【鹵部】【20 劃】
【反切】《廣韻》胡讒切 【普通話】xián【粵音】haam4
【本義】鹽味,从鹵,咸聲,形聲字。「鹵」字从西,或从卣,四點象鹽粒,意思為西方之鹽田,或以卣盛鹽或滷水醃製食物,故「鹹」字从鹵。《說文解字》:「銜也。北方味也」段玉裁《注》:「銜也。以疊韵爲訓」(注:韵是韻之或體)。「疊韻」者,即二字韻腹和韻尾相同,「疊韵爲訓」,即「銜」跟「鹹」二字疊韻,以此標音。「北方味也」,製鹽之術可能源於北方。《爾雅。釋言》、《玉篇》:「苦也」,鹹極味便苦,遂「鹹」又含苦之意。
*************
【醎】
【酉部】【16 劃】
【反切】《廣韻》胡讒切 【普通話】xián【粵音】haam4
【本義】跟「鹹」同。
【字形演變】「鹵」字从西,因譌變,「鹹」由从鹵變从酉,「鹹」之簡體字。《廣韻》:「俗鹹字」。
*************
【咸】
【口部】【9 劃】
【反切】《廣韻》胡讒切 【普通話】xián【粵音】haam4
【本義】悉數殺盡,从口从戌,會意字。从口,人口也。从戌,「戌」甲骨文象斧鉞之形,「鉞」之本字。《說文解字》:「皆也。悉也」,乃引伸義。「咸」同時乃「減」之本字。
【漢字簡化】大陸《簡化字總表》第一表,以「咸」代「鹹」。
【簡化形式】通假,雖不見於典籍,但民間早有以「咸」代「鹹」之例(如:清代徽州商業文書),述而不作。
原文刊於博客《繁簡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