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立場
從前過年過節,人們總愛互道「恭喜發財」、「生意興隆」之類的祝福語,直到經歷疫情的震撼教育,親睹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變成一串串冰冷的確診或死亡數字後,今年...
落後設計,浪費公共資源 很多年都沒專程行入社區公園玩樂的你,有沒有留意到油尖旺一帶的公園分佈非常零散,且園內的遊樂設施往往十分單一,不少公園更淪為被某些特...
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個個飲飽食醉,旨奉賣懶,終於上磅發現多了幾磅肥肉,大家不如襯肥肉還未成熟時,動起身心手腳來,抖擻精神、甩掉重擔,迎接初春到來。今年的《...
在無力感從四方八面襲來的今天,我們少不免自問:平凡人如你我,是否只能逆來順受?既然看不清未來,不如借鑑過去。六十年代,革命浪潮席捲全球。不論成功或失敗,當...
疫情延宕,各行各業步入冰河時期,劇場更是首當其衝。經歷整整一年的改期、人數限制與停演,不僅重挫編導演及其他技術人員的生計,亦令許多籌備經年的作品無法面世。...
過去一年由於疫症蔓延,很多劇場界的演出無奈取消,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主辦的《戰鬥圖騰 The Battle》是其中一個。 每個演出背後都藏著一個信念,在我眼...
回看這兩年,你有何感想?當社運創傷未癒,又爆發新冠疫情,徹底重擊寰球經濟、改寫生活及社交模式,相信每個人心底,難免時有無以名狀的失落與迷惑。 但人類就是有...
提到《唐吉訶德》,大家腦海或許會浮現出一位瘦削的騎士騎著老馬,舉著長矛衝向風車的畫面。這部西方文學史上的巨著影響世界超過四百年,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百老匯...
(資料由客戶提供) 基層住屋問題嚴峻,入住公屋遙遙無期,不少基層瑟縮於劏房、天台屋等惡劣住房,過著非人生活,小朋友更屈膝於斗室中讀書,影響發育成長。三年前...
林默,北宋人,生於福建蒲田湄洲。奇女子,至滿月也未曾哭啼,因此取名「默」。年少已有預知能力,還能救病扶弱。有一年,當地同樣發生疫情,林鋌而走險上山採藥挽救...
藝術創作既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法,也可以促成人與人連結與互動的平台。由香港藝術中心(HKAC)與東華三院「愛不同藝術」(i-dArt)合作出版的《小菊仙與大...
23歲那年因一場交通意外而失去左前臂的岑幸富,曾經灰心失望,做過7年「隱青」。找不到工作,看不清前路,甚至連綁鞋帶和剪指甲等日常生活小事都無法獨立完成,岑...
「呢張凳,執返嚟嘅;呢張麻雀枱,都係執返嚟嘅。這些都是垃圾來的,不過執返嚟,又唔想掉」,喇叭傳出一個老人在訴說其家居,現場卻是酒店19樓房間,亦是藝術家梁...
第一次認識劉家良師傅,源自他於1994年執導及有份演出的《醉拳II》,戲中他飾演滿洲最後一位武舉人福民褀,為了避免中國的皇帝玉璽落到大英博物館手中,對抗走...
行車路線的劃分可說是現代城市的開始,汽車縮窄了這一個世紀世界各城市的人與人的距離;交通公具成為了大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建築、行人、庶民的小販生活往往...
一個電腦滑鼠,跟你我正在使用的一樣,舞者卻用以起舞,手指跳踢躂。疫情改變全球生活模式,配合不同防疫措施「學照返」、「工照返」,但表演藝術能否「舞照跳」?於...
走進新蒲崗的排練場地,窗明几淨,一室柔和的秋日陽光,照耀著正在練習〈讀行俠〉的舞者。輕快的節奏伴隨創作人員熱烈的討論,讓人在口罩背後泛起微笑 —— 在政治...
八十幾歲,坐在輪椅上,甚至連舉手都無力的婆婆,也可以自信玩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你想像到嗎?長者與無伴奏合唱學員,聽起來是兩個大纜都扯唔埋的...
死者,臨終前,視茫茫所見皆昏暗, 而盲眼依舊能像流星閃耀、歡亮, 忿怒吧,忿怒抗拒垂死的光。 ——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狄倫.湯馬斯/董恒秀 譯 正在...
推理女王Agatha Christie曾公開宣稱筆下最引以爲豪的作品是《Verdict》,當中最引人入勝的情節並非「尋找真兇」,而是當真相已無懸念之後,每...
青年舞蹈人藍嘉穎說起她曾經租住的地方,有著一群古怪鄰居,但並非說他們是什麼三教九流的怪房客,她幾乎沒有和他們見過面、說過話,而是在生活的空間裡,透過形形式...
上周到某藝文空間,原已空置一段時間、只留下少量舊節目簡介單張的陳設架再次被一堆堆新的單張所佔滿,預示著藝文活動正隨疫情稍作緩和之際正式回歸。當中有本是今年...
近年香港人公民意識覺醒,對社會的不公現象與弱勢社群投放更多關注,甚至樂意出心出力改變現狀。然而當大家不只滿足於捐錢、做義工,下一步會否打算成立社企,創造更...
世事如棋,每局難料。 去年,經歷反修例運動的風風火火,期時中大藝術文學碩士課程總監何兆基教授與兩位學生Giraffe和Rik曾就「亂世之下,藝術何價?」為...
(資料由客戶提供) 過去一年多,香港人經歷了一連串社會事件,然後又要面對反覆未完的病毒疫情,實在令人壓力難消、身心俱疲。不過隨著近日疫情稍為緩和,或許正是...
「你說是時候要走了,留下來也沒多用、也做不了什麼,要撤退了……但我很想留下來。」這段來自「影話戲」全新多媒體影像劇場《惶恐之城:看著你的溫柔》的文案,不但...
「似遠若近」(Distanced Intimacies) 是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 今年「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2020」 (Jumping Frames...
周日下午,躺在床上掃電話、睇新聞,一邊關心大選,一邊跟進疫情,耳機剛巧傳來一段強勁節奏:「⋯⋯別怨新聞這麼假、天色這麼差,相信愛可統領天下⋯⋯」,回看眼前...
學生打開課本,老師講解課堂內容,回家完成家課。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如何令學生提起學習興趣?香港話劇團夥拍研究機構香港教育大學,在 2018 年推出「戲有益...
翻完記錄香港抗爭運動的攝影集《誰衛我城》,恰好傳來法新社記者華萊士 (Anthony Wallace) 憑圖片報道「香港:人民革命 (Hong Kong:...
香港社會強調「成功學」,每個人從小已被灌輸:人生應當贏在起跑線,最好幼稚園起就學盡百般技藝,多考幾張Cert、爭取入名校,日後做「乜師物師」搵真銀,盡快「...
香港藝術節自1973年揭幕至今,每年2、3月均會舉辦多場精彩的活動,是本地乃至國際藝壇中重要的文化盛事。然而今年疫情席捲全球,文藝界的活動受到極大的影響。...
當日常變得不再正常,我們該如何走下去?一班手作工藝師卻在非日常中慢慢找回自己的步伐,在急劇變幻的社會下,創作又會變得不一樣嗎? 突破機構事工之一,非牟利共...
在一個平日上午,由中環皇后大道中,沿德己立街往山方向走,身邊盡是穿著正統西服的男女,連帶匆忙的步履,見證中環多年不變的金融中心與國際商務地位。再右轉入威靈...
疫情反反覆覆,康文署轄下的場地開了又關,關了又開,表演藝術界舉辦的現場演出往往一波三折,而線上演出和課堂愈趨常見。筆者一直相信網上演出「唔 work」(意...
新聞選覽
【圖輯】香港設計師協會 2016年度得獎作品選
/朱迪思 2016/7/28 — 17:00
適逢香港設計師協會成立四十五年,大會首設「終身榮譽獎」,連同環球設計大獎的金獎、銀獎、銅獎、優異獎、評審之選及「香港之最」,一共頒發超過 250 個獎項,表揚不同....
【圖輯】在脆弱處,才最容易找著堅強
/若水 2015/8/24 — 10:30
「若要表現脆弱,陶瓷這媒介是最合適的。」巨年藝廊創辦人趙素蘭道。作為巨年藝廊擁有實體空間後首個舉辦的展覽,「花與陶說」可謂一切的開始,刻劃著陶瓷脆弱的本質...
訂閱立場每日文章精選
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