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朝鮮招數 外媒分析特朗普有四招 不比歷屆前任多
立場報道2017/4/18 — 7:26
特朗普
面對朝鮮真刀真槍的導彈試射,《德國之聲》綜合路透社等美國媒體的分析報道,指特朗普迄今只能「口頭逞強」,如果真的付諸行動,目前情況來看,他的選擇並不比其歷屆前任多。
報道指,對於特朗普而言,對付朝鮮的具體手段大致均可歸納到以下四項。
經濟制裁
朝鮮已經是全世界受到最重制裁的國家之一,在商貿、國際金融和武器交易方面受到諸多嚴格限制。
儘管如此,美國國會研究所(U.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去年發佈報告表示:「大部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及多邊制裁措施並未能阻止朝鮮停止推進其尚處初始階段的核武能力。」
路透社上週報導稱,特朗普現在開始將把對朝政策聚焦於加強制裁,比如實施石油禁運、對高麗航空公司禁飛、阻截前往朝鮮的貨輪以及懲罰與平壤保持業務關係的中國各銀行等。
儘管北京對於平壤一再試射導彈和進行核試驗的行為也很惱火,但美國官員依然懷疑北京政府還能在多大程度上向朝鮮施壓。
北京一向擔心如果朝鮮政權崩潰,中國會面臨難民潮。此外,一個駐有美軍的統一半島也是北京所不樂見的事情。
秘密行動
美國曾在以色列的協助下,依靠名為Stuxnet的電腦病毒摧毀數千台用來濃縮鈾的離心機,延緩了伊朗核計劃。
路透社2015年曾報導稱,美國在2009年和2010年之間也曾嘗試用Stuxnet病毒攻擊朝鮮核武計劃,但未能取得成功。
一位瞭解內情的前高層情報官員表示,由於朝鮮的通訊系統對外高度隔離,且安全措施嚴格,因此美方的網絡攻擊無功而返。
另一種較為秘密的行動方式是,美國利用電子戰或網絡攻干擾朝鮮試射導彈。而朝鮮試射導彈頻頻失敗也讓人們更有理由相信美國已經採取類似措施。《紐約時報》上個月曾報導稱,美國軍方正在加緊新一代反導系統,其重點由從前的攔截導彈轉向幕後破壞。
外交手段
特朗普政府從未公開表明有意重啟陷入僵局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這一談判進程已經停滯七年。2012年2月,美國和朝鮮宣佈達成一致,平壤停止寧邊核設施的運作,允許國際監察員對此加以監督,並停止核試驗和導彈試射。作為回報,朝鮮將得到急需的食物援助。
兩個月後,朝鮮利用一枚三級火箭發射衛星,華盛頓認為此舉違反朝美協議,因為火箭技術可以被用於軍事用途。
朝鮮政府否認破壞協議,但美方依然宣佈凍結相關協議內容。
鑑於近日朝鮮半島局勢惡化,中國週六(4月15日)再次呼籲就朝鮮半島無核化展開談判。
軍事打擊
特朗普的「軍事牌」包括:海上封鎖,對核設施和導彈基地採取導彈襲擊,乃至發動旨在推翻金正恩政權的大規模戰爭。
不過,即便美國發動有限程度的軍事打擊,朝鮮將如何回應也是一個謎。平壤在上週宣稱,如果美國發動攻擊,將遭遇「無情報復」。
而且,美方的任何軍事行動都會讓盟國韓國面臨嚴重威脅。
曾在小布殊執政期間擔任朝核會談特使的Chris Hill週日對美國媒體表示:「韓國有200萬人在朝鮮火炮射程之內」。
特朗普普的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則強調,武力解決是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