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特會」將有協議? 特朗普:接近,但我不知是否願意
立場報道2018/11/30 — 19:58
習近平夫婦、特朗普夫婦,圖片來源:新聞片段截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阿根廷二十國集團峰會(G20)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周六(12月1日)晚共晉晚餐,全球關注今次會面能否會化解兩國貿易糾紛。兩人已抵達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特朗普出發前稱, 離與中國達成協議很近,但他心裡不知是否願意這樣做。有前美國駐華大使認為,這番言論顯示特朗普在為外界「打底」,「習特宴」未必會達成協議,不過可能會暫緩對其他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換取未來數月雙方再行商討的機會。
特朗普周四(29日)出發到阿根廷前對記者說,他覺得差不多能與中國達成協議,但表示「我不知是否想這樣做,因為向中國徵收的關稅,美國將獲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會如何做。」
喜歡收關稅
「我認為中國是想達成協議,我也希望能有協議,但老實說,我喜歡現在手上的協議(I like the deal we have right now.)。」
他又在Twitter發文指,向中國徵關稅,為美國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而且還「有排收」(a long way to go),他稱若企業不想交關稅的話,可以選擇把生產線移到美國,否則就這樣令美國變得比從前更加富有(Otherwise, lets just make our Country richer than ever before!)。
Billions of Dollars are pouring into the coffers of the U.S.A. because of the Tariffs being charged to China, and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If companies don’t want to pay Tariffs, build in the U.S.A. Otherwise, lets just make our Country richer than ever before!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November 29, 2018
《CNBC》報道,前美國駐華大使 Gary Locke 認為,特朗普這番言論可能反映「習特宴」未必有結果,因為過去數周以至數月,雙方均沒有實質談判,不過他估計,特朗普或會承諾暫緩對其他中國商品開徵關稅,作為換取未來數月中美再談判的機會。
前美國駐新加坡大使 Kirk Wagar 稱,特朗普會有兩大原因同意暫緩關稅,第一是中國願意滿足美方某些條件,第二是來自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政治壓力,對中國商品開徵關稅,他們因而要額外付出數以十億美元稅款,因而導致農莊破產、裁員和工廠倒閉。
鷹派經濟顧問陪同赴會
外界觀望「習特宴」能否為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降溫,不過鷹派學者、白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會陪同特朗普出席周六晚宴,這可能會為會面帶來變數。今年 11 月,納瓦羅曾表示,協議必須合符特朗普的要求,而非要看華爾街的看法。
《CNBC》報道,屬於實務派的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現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庫德洛(Larry Kudlow)並不同意納瓦羅的看法,稱他「講錯說話」,又指納瓦羅是「自由工作」,並不代表特朗普或美國政府說話。
視乎能否「滿足某些條件」
庫德洛周二(27日)曾表示,對會面取得突破持開放態度,認為有機會為兩國貿易關係「掀開新一頁」,不過要視乎中國能否「滿足某些條件」。美方除了希望減少高達 3756 億美元的對華貿易逆差,也期望中方對於有關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美國企業在華的持股比例、大宗商品的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商業黑客行為等議題,提供合乎美國利益的解決方法。
中方近日「口風」亦有所軟化,將與習近平一起出席 G20 峰會的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同日也稱中美雙方應盡力避免貿易戰惡化,是兩國的「共同責任」為世界的經濟利益而合作。不過,他稱不能接受一面倒要中方妥協,中國會為「捍衛自身利益」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