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人肉唔係嘩眾取寵係乜?
小肥波2020/12/28 — 16:35
早前,新加坡全球首度宣佈批准培植雞肉出售,令人寄望食物科技可持續幫助貧窮人口得到溫飽,亦可減少飼養牲畜,只從細胞培植出人類食用的肉,既環保減少碳排放,也可保障牲畜權益。不過有些人,例如藝術家 Orkan Telhan 就不同意培植肉對地球的好處。
於倫敦設計博物館正在舉行的 Beazley 年度設計展覽(展期至明年 3 月 28 日),正展出了 Telhan 團隊的作品 Ouroboros Steak 。這作品的名字取自於自己食自己的銜尾蛇 (Ouroboros) ,因為作品特別之處是用人類細胞以及血庫已過期血清製造人肉扒;如果你吃了這些人肉扒,就代表你食人,從而反思食物科技根本無處理到最根源肉類起源的問題。
“Cooking is all about people. Food is maybe the only universal thing that really has the power to bring everyone together. No matter what culture, everywhere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get together to eat”, Guy Fieri#cultivatedmeat#cleanmeat#kitchentissueengineeringpic.twitter.com/R0gdC5jkJ5
— ourochef (@ourochef) October 18, 2019
與 Telhan 合作的科學家 Andrew Pelling 曾向設計雜誌 Dezeen 表示,現時培植肉行業一直都有用例如胎牛血清 (fetal bovine serum) 製造培植牛肉,這些血清仍然需要從屠宰後的母牛中提取,指培植肉仍然像常規肉類一樣,是污染性農業生產的副產品。
團隊雖然聲稱並非要宣傳「人食人」,只是希望大家反思:為了能夠繼續食肉,需要做出甚麼犧牲? 將來,又有誰可負擔得起食肉?除了自己種人肉之外別無選擇嗎?
Telhan 的 Ouroboros Steak 藝術成份有多高,還是交由藝評人討論好了。不過我想說的是,人類幾十萬年來包括牙齒、腸道等的生理結構都已演化成適合雜食性飲食,故此食肉對人類是正常不過的事。
雖然這樣說,我絕對同意人類要吃少點肉拯救地球。因為根據 2014 年 IPCC 第五號報告的數據,農業、林產和其他土地利用的碳排放佔總排放量高達 24% ,當中大部份來自農業及伐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並未包括自然生態天然將生物質、已死有機物與土壤中等封存的 20% 碳排放。全天候吃素我會代地球多謝你,但沒有太多人能做到。如果要強逼全球人類都不吃肉,不是剝奪了人的自由與權利嗎?這絕對萬萬不能,所以只能靠不同的方法讓人類走向吃較少的肉更為可取,培植肉是其一,素肉是其二。
Pelling 又曾向《紐約時報》表示,培植肉亦有個問題就是未經動物的同意就取走牠們的細胞。這句說話我真的「R 爆頭」,大佬呀非洲草原上﹐大型肉食動物如獅子獵殺班其他動物﹐又有無經過獵物的同意才追捕獵吃?根據 Pelling 的邏輯,要保障牲畜的權利﹐人類就要干預大自然規律﹐用不知何種方法完全禁止肉食動物吃肉,吃肉前要咨詢隻鹿是否願意被吃之類,做法不單不切實際﹐更會帶來生態大災難、食物鏈大崩壞——做乜地球要有肉食動物,全部吃植物、吃微生物好了,噢植物與微生物也是生命,到底條界線點定?我完全理解不到。
2012 年有學者宣讀《劍橋意識宣言》,指生物即使缺乏大腦新皮層 (neocortxex) ,亦不表示牠們不會體驗情感狀態的變化,並指有多個證據顯示,動物擁有構成意識所需的神經結構、神經化學及神經生理基礎物質,促請各界不應以科學、教育、食品、衣服、娛樂等等之名,虐待動物。的確網上有不少片段指工業流水式農場有員工會不人道地處理動物,但這不代表全部人類吃的肉類,便是由虐待動物而來。 That said, 也不代表我們不應爭取動物權益,反而更應該提倡在屠宰之時不對牲畜施加額外的痛苦,吃肉也可以良心過意得去的。這正是中國儒家所謂的「人禽之辨」;孟子認為人有向善的本性,人性之善可以仁義禮智四德表現出來,吃肉卻對動物有所憐憫,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吃不吃肉這個道德、哲學問題複雜得緊要,寫多洋洋幾千字也可,但如 Telhan 團隊一樣將之跳了多個步驟地問「人吃不吃培植人肉」卻是奇怪的稻草人謬誤。我真的越想越不明白,唔係嘩眾取寵係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