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30 - 23:13
【故事】電腦 10
網絡圖片
Julius 曾經約我 6 月 30 日在酒吧喝過一次酒。
翻查日誌,那是 BaC 最終調整完畢的一個星期後。那時的 BaC 已經可以安定運作。而它需要的,除了電源外,不過就是一點營養液而已。
那夜 Julius 喝了很多。
「甚麼叫做『秘密』?」他伸出食指,擺出一副「等我教精你」的態度。臉色紅漲,顯然是醉了。「那就是,只有我知道,你不知道。你知道這意味著甚麼嗎?說穿了其實就是資訊不平等。我有,你無。」
他再說一遍:「即係等於錢,我有,你無。對,其實同錢無分別。」
「所以人們總是對間諜這種職業有種響往,甚至可以用來做電影題材。做間諜的快感,其實是和做李嘉誠是一樣的:都是滿足於人無我有的東西。這種滿足感讓他覺得心裡踏實,覺得自己是特別的,覺得……覺得有了存在感。」
我無意義地笑了一下,問他:「怎麼突然說起這些?你做人很沒存在感嗎?」
「我?我當然有存在感。我擁有太多獨一無二的東西。你不知道罷了。」
「甚麼東西?」
「一些秘密。不,很多秘密。誰都想知的秘密。」他說。「但我不打算公開。老實說我一直以為自己會公開的,但當我真正知道以後,才發現自己又不想公開了。一公開,誰都知道,那還有甚麼意思?」
思索良久,我還是不很明白。「當誰都不知道你有秘密,而你也不打算告訴誰這個秘密,那難道有秘密不就等於無嗎?」
「嘿,我明白你的意思。」他笑一下。「就好像在說,躲藏是為了被發現。假若完全不會被發現,就沒有躲藏的必要。你是這個意思吧。你放心,秘密終有一日會公開的──或者說,還未是時候而已。」
「那何時才是時候?」老實說我當時對他所謂秘密根本無甚興趣。
「等秘密再多一些的時候。」他抿起咀角自信地笑。
那時候 Julius 利用 BaC,已經做到了許多今日尖端電腦無法做到的事,解答了許多尖端電腦無法解答的問題。初次實驗的成功遠超過 Julius 預計之外。即便以摩爾定律每 18 個月微處理器效能便翻一倍的速度計算,BaC 也要超過當時的技術 100 年。
也就是說,它的運算能力足足高過同年代技術 66.6 倍。
利用這台電腦,Julius 發現,圓周率原來是一個循環小數。他能準確預測地震時間,以及由之而來的氣候變化。他他解析了大量來自太空的電磁波,取得了外星文明存在的有力證據。
Julius 使人類科技一瞬間進步了一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