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 Omakase 的技藝
轉載文章2018/10/2 — 20:09
佬訊提供圖片
【文:佬訊】
如果食普通壽司是一首獨奏曲的話,食 omakase 的壽司,就是一首協奏曲,要有食客的配合,才能夠圓滿。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紀錄片裡,有一位熟客,飲食作家山本益弘。看他去二朗本店,是西裝整齊,外加一頂巴拿馬帽。當二郎在握壽司時,他身體總是坐直微向前傾,那是專注集中的身體語言。當壽司握好,夾起來端詳一下,放入口中。十數貫壽司下來,壽司師傅握好奉上壽司,和食客夾起放進口中的連串動作之間,竟有一種和諧的節奏在裡面。
這可能是 omakase 壽司的最高藝術體現。吃壽司不再是純粹的個人享受,而是食客與師傅絲絲入扣的配合協作。為的,就是成全那一貫聚數十年功力的壽司。禮儀到這裡,不再是門面修飾,而是知行合一的必要之舉。
當然,食 omakase 壽司不是事必要嚴陣以待。相比起日本猶如古典音樂的力求精準,香港的 omakase 壽司,更像是隨興發揮的爵士樂表演。拍照、吹水無傷大雅,甚至要將山葵加到醬油碟中,也可能是 acceptable 的事。
如同穿衣忌 overdressed 或 underdressed,食 omakase 壽司的禮儀,首重的是場合和配合。這種獨特的美食享受如掌聲一樣,一隻手掌是拍不響的。
p.s. 圖中這貫是中環萬年大廈今鮨的出品
原刊於佬訊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