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patients’ word with a pinch of salt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2018/8/2 — 15:08
資料圖片,來源:Pixabay.com
以下情況常常發生:
「伯伯,有無食煙飲酒啊?」
「無!」
「係從來都無,定戒咗咋?」
(揮手)「好耐無食喇!」
「即係無食幾耐?」
「入咗嚟醫院三日都無食過!」
嗯,應該係同支煙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或者:
「伯伯,有無食煙飲酒啊?」
「間唔中開心,咪飲少少囉。」
(我在筆記簿抄下為 social drinker。一輪問症過後……)
「伯伯,你有糖尿高血壓,飲酒無益啊,飲少啲啦。」
「我過年先買咗兩箱紅酒,飲完先減啦!」
(呃……以「箱」為單位,我警覺性立即提高。)
「你究竟飲幾多酒?」
「每日一杯紅酒咋嘛!」(下刪數十字伯伯解釋紅酒的「好處」。我默默地把 social 一字在記事簿上刪去。)
故事教訓我們,病人的說話不能盡信,問病情一定要清清楚楚。不是他們存心欺瞞,而是大家對多/少/長/短的定義不同。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有說紅酒對心血管有益,但其理據其實十分薄弱,而且每日一杯紅酒其實已經「超標」。如果想心臓健康,不如做運動還好呢!
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