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精神科醫護人員對近日社會事件之聯署聲明
讀者投稿2019/8/26 — 21:24
以下陳述僅代表參與聯署人士之立場。
致香港市民的公開信:
我們是一群熱愛香港的精神科醫護人員。近期政府因修訂《逃犯條例》所引起之社會撕裂,實屬前所未見。香港政府對數以百萬計遊行示威市民的反對聲音,各專業界別人士的聯署聲明,以至外國各界別組織的回應,一概充耳不聞,結果激發市民的抗爭活動越演越烈。然而,以特首林鄭月娥為首的香港政府竟然以警隊作擋箭牌,用過度的武力鎮壓和驅散示威者,用一顆顆催淚彈、橡膠子彈及布袋彈作回應,其蔑視市民的態度使人尤感憤慨,令不少市民無論肉體乃至精神上都受到嚴重的傷害,為此我們感到極之痛心及失望。
七月二十一日,香港警察在上環肆意施放催淚彈,並在未有舉旗的情況下,於天橋上由高處向示威者掃射橡膠子彈;另一邊廂,黑社會在元朗西鐵站內無差別地襲擊、圍毆、暴打、侮辱市民;而目擊暴力事件發生之在場警員竟然轉身離開,遲遲未再有警員到場協助和保護市民;更甚者,數個警署竟在市民報案時「落閘」,拒絕執法。我等對此處理手法感到失望非常,不禁懷疑警方與黑社會有合作之嫌。
八月十一日,香港警察向示威者、市民甚至救護員用可以致命的方式近距離開槍,令大量在場人士受傷,其中更有一名少女的眼部嚴重受創,恐有失明之虞;此等行為嚴重違反國際救援規定及人權法案,令人髮指。同時,警察更在葵芳地鐵站內施放催淚彈及橡膠子彈,完全妄顧指引及市民安危,此舉令社會各界更添怒憤。
政府至今仍未就公眾任何訴求作出實質的回應,此期間,無論示威人士或香港市民,在受到肉體上的傷害之餘,他們的精神壓力及情緒方面亦逐漸出現問題。不少市民在目睹大量暴力事件,警察濫權濫捕,黑社會無差別襲擊市民等衝突後,出現失眠、情緒低落、發惡夢、容易發怒等症狀,容易與親友因此話題發生衝突,導致關係緊張,有人更會出現自殺的念頭,最嚴重者甚至會因而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抑鬱症等,而受到暴力對待的示威者尤甚,其他更嚴重的遺害簡直令人不敢想像。作為精神科醫護人員,我們十分關注這些情況的出現,如任由事態發展,其情況之嚴峻更是不堪設想。
就精神健康而言,我們亦擔憂作為政府擋箭牌的警隊。無可否認於此期間整個警隊同樣受著無比巨大的壓力,導致近來不乏前線警務人員出現失控行為,例如歇斯底里地向市民謾罵,對著無人的街道作出警告,對著空巷發放催淚彈,用揚聲器力竭聲嘶地叫囂等,其脫軌的精神狀態確實令人憂心。一個專業執法的形象破滅,一個維護法治的象徵崩潰,實使社會充斥著不安的氣氛愈趨凝重。
世界衛生組織界定健康包括身、心、社、靈四方面,在大眾集中關注肉體傷害的同時,精神方面的創傷亦已接踵而來,其影響之深遠更不容小覷,身為精神科醫護人員對此絕不能視若無睹,而作為香港人,我們呼籲香港政府必須以具體行動來回應市民的訴求,盡快令社會重回正軌,我們亦在此譴責香港府政漠視民意和警察濫權濫捕,濫用暴力鎮壓和驅散示威者,不但危害市民的生命,更重創香港人的心靈。
我們重申香港政府必須要正面回應香港人的五大訴求:
一、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法案
二、撤回對示威活動的「暴動」定性
三、撤回對示威活動的所有控罪,承諾不會秋後算帳
四、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追究警方濫權,漠視市民性命安危,以及徹查元朗及北角黑社會暴力事件
五、解散立法會並立即實行真雙普選
最後,我們定必時刻與香港人同行,守護市民的健康。市民不離,醫護不棄。
香港加油!
A group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ssued a joint statement on recent social events
The statement below represents the opinion of the signatories of the joint statement only.
Dear fellow Hongkongers,
We are a group of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ho dearly love Hong Kong. We have witnessed an unparalleled divide within our society that stemmed from the controversies surrounding the proposed extradition bill amendment in the recent few months. The Government’s disregard for the clear and strong voices expressed by citizens in million-strong protests and by various professional bodies in their opinion statements have stirred grievances and unrest, resulting in an escalation of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The Lam’s administration has, however, been hiding behind the Police in response to this. Citizens’ demands were answered in a disdainful manner using endless tear-gas, bullets and baton strikes. We were disheartened to see our citizens being traumatized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as a result of these social events. Specifically,
1) On 21 July, many citizens were aghast when we saw a group of assailants in white shirts beating people at random with bamboo sticks and iron rods in Yuen Long. Police have failed to answer distress calls and were seen leaving the West Rail Station where assaults have occurred, leaving citizens in grave danger.
2) On 11 August, Police were seen using weapons in inappropriate way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cause serious or even lethal consequences. A lady has suffered grievous injuries after being purportedly shot by bean-bag rounds over her face; protesters were seen being shot by pepper ball gun at close range with a near-stampede inside a crowded railway station; and tear gas canisters were thrown into enclosed areas in Kwai Fong Station.
Notwithstanding the social unrest and our own frustration and anger, we, as mental health workers, have strived to continue serving the public with the highest professional standard. We choose to speak out as we are imminently concerned about the emergence of a mental health crisis within our society as a result of the social happenings. We have observe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a range of different symptoms of mood disturbances including insomnia, depressed mood, agitation, negative cognitions and even suicidal thoughts, which were precipitated by the repeated exposure to violent incidents, news or images, and the intense worries about their own personal safety attributable to arbitrary arrests and the use of unnecessary forces by 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Tension in relationship among citizen were also apparent because of the polarization of opinion.
We are equally worried about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the Police officers who have been acting as shields against the incompetence of the Government. They have undeniably faced enormous pressure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unusual behaviour, such as yelling hysterically at protesters, and charging and throwing tear gas indiscriminately in empty streets, were signs suggestive of an unstable mental state. Our society is seriously perturbed by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image of the Police, which also symbolized the collapse of the rule of law.
There is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 Hong Kong is now at a tipping point and our citizens’ mental wellbeing is at stake. We urge the Government to respond to the demands of the citizens in a conscientious and cogent manner.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bring our beloved city back on track, and to pave a road to resilience.
We wish to reiterate the five demands of the Hong Kong citizens:
1. The complete withdrawal of the proposed extradition bill amendment;
2. To withdraw the use of the word ‘riot’ in relation to the protests;
3. The unconditional release of arrested protesters and the charges against them dropped;
4. Commissioning an independent inquiry into the Police behaviour, especially surrounding the 721 and 811 incidents;
5.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As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we stand firmly by the side of our citizens.
Add oil, Hong Kong!
參與聲明的精神科醫護人員: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of the joint statement:
陳炤佑 醫生 董梓光 醫生 佘嘉倩 醫生 韓敬謙 醫生 李明冲 醫生
姚永鏗 醫生 黃可欣 醫生 尹俊驊 醫生 樂蓉晶 醫生 賴婉珊 醫生
王曉薇 醫生 林蓓欣 醫生 胡子田 醫生 陳上俊 醫生 余汶姿 醫生
曾淑玲 醫生 方若君 醫生 黎榮謙 醫生 劉慧琦 醫生 吳曉文 醫生
周潔雲 醫生 王希彤 醫生 許漢文 醫生 溫婉婷 醫生 劉婷深 醫生
何瀚寧 醫生 潘韻新 醫生 林穎琪 醫生 凌秀英 醫生 黎智麟 醫生
區浩思 醫生 熊書揚 醫生 Dr. LAM SIU MAN Dr. CHAN KWAN NAP QUINNEY Dr. EUGENE YEUNG
Dr. LEUNG MAN WAI MERANDA Dr. CHAN SHUT WAH Dr. NG YIN KWOK Dr. TSE CLEMENT ANSEN Dr. NG HOI YI
Dr. NG LEE YING Dr. NG SIK CHUEN Dr. TONG KWAN HO Dr. LAW SIN WAI Dr. YAN TIN YEE CONNIE
Dr. YIM CHI LAP LARINA Dr. CHAN SAU MAN SANDRA Dr. LI YAN YIN
鄧偉傑 護士 莫穎宜 護士 鄭家穎 護士 王梓澧 護士 陳重時 護士
鍾志榮 護士 黎碧琪 護士 黃曉婷 護士 趙浩南 護士 雷繡安 護士
陳致成 護士 宋子安 護士 謝佩珊 護士 徐寶宜 護士 張楚婷 護士
李健龍 護士 陳嘉俊 護士 邱潤怡 護士 翁煒珩 護士 陳阮汶 護士
陳錦霞 護士 吳展峰 護士 羅永康 護士 賴志豪 護士 蔡浚濠 護士
黃振潮 護士 鄭淳希 護士 劉苑婷 護士 賴浩欣 護士 盧煒妍 護士
郭偉思 護士 林和發 護士 袁鍵承 護士 趙子健 護士 陳慧慈 護士
曾馨怡 護士 盧柳銀 護士 黃嘉偉 護士 曾駿業 護士 吳子滔 護士
楊嘉樂 護士 羅智健 護士 陳佩雯 護士 卓兆麟 護士 鄭兆鈞 護士
林煥珍 護士 張佩儀 護士 蘇鴻萍 護士 徐曼瑩 護士 謝玲雅 護士
黎嘉倫 護士 林偉濱 護士 童輝倫 護士 顏思婷 護士 黎綺雯 護士
張卓恒 護士 黎家欣 護士 孫定江 護士 麥朗田 護士 陳嘉俊 護士
張梓恒 護士 劉惟仲 護士 丁穎賢 護士 曾俊達 護士 麥依婷 護士
何嘉怡 護士 麥瑨傑 護士 袁志儀 護士 鄭穎詩 護士 楊尚斌 護士
戴易珊 護士 李詠珊 護士 何嘉希 護士 龔美華 護士 蘇文豪 護士
姚凱怡 護士 鄧雅詠 護士 薛志華 護士 周季澄 護士 胡芷敏 護士
黃婉鈴 護士 王家豪 護士 潘雅珊 護士 葉可欣 護士 衛子揚 護士
鄧可兒 護士 林劭銘 護士 陶啟誠 護士 王虹艷 護士 黃國斌 護士
周皓然 護士 吳詠瑤 護士 吳思宜 護士 梁舒寧 護士 李栢途 護士
張凱茵 護士 周家駒 護士 江尚堃 護士 吳芷茵 護士 譚善瑤 護士
區文鳳 護士 唐詠琦 護士 葉君穎 護士 謝德健 護士 鄭文儀 護士
譚靜樺 護士 蘇紹斌 護士 徐樂恩 護士 李秀容 護士 李靖瑤 護士
霍曉枏 護士 張筑玫 護士 范敏麗 護士 潘錦軒 護士 郭仲謀 護士
鄧曉琳 護士 陳倩君 護士 樊懿德 護士 陳保麟 護士 李兆楠 護士
甄子豐 護士 劉素雲 護士 錢芷姍 護士 林家存 護士 林駿騰 護士
林育君 護士 黎明權 護士 謝志立 護士 黎廣發 護士 鄭炫炫 護士
鄭慧欣 護士 黎詠軒 護士 譚嘉茵 護士 黎兆欣 護士 余潔瑩 護士
李嘉俊 護士 張綺玲 護士 黎嘉琪 護士 劉裕安 護士 李慧妍 護士
蔡子鳴 護士 蔡瑞婷 護士 周美玲 護士 陳雅姸 護士 陳佩珊 護士
衛正恒 護士 劉健文 護士 鄧穎燊 護士 沈嘉偉 護士 游浩龍 護士
羅凱恩 護士 李子楷 護士 古振庭 護士 胡建新 護士 董嘉熙 護士
姚丹妮 護士 陳麗如 護士 李文君 護士 黃頌傳 護士 鄧淑君 護士
黃伯順 護士 金珈儀 護士 王焯輝 護士 陳韶珊 護士 宋銘忻 護士
藍文豐 護士 許嘉慧 護士 盧若詩 護士 劉燕妮 護士 朱鍵恩 護士
何家宇 護士 劉嘉麗 護士 謝礦傑 護士 陳淑貞 護士 張詠瑤 護士
鍾文漢 護士 黃仲文 護士 陳佩儀 護士 鄧健恒 護士 黃宇軒 護士
蔡志廉 護士 林耀俊 護士 麥國風 護士 陳燕玲 護士 郭鎮邦 護士
洪榮敏 護士 陳佩珊 護士 羅翠萍 護士 梁少娟 護士 李頌賢 護士
莊曉欣 護士 黎思明 護士 錢創兒 護士 莊慧軒 護士 王詩韻 護士
麥俊傑 護士 趙軒霆 護士 張詠欣 護士 胡敏純 護士 劉志浩 護士
陳耀楠 護士 伍樂淘 護士 何雪仙 護士 劉凱琳 護士 趙舜芝 護士
謝國耀 護士 高雪貞 護士 陳志豪 護士 鄧淑儀 護士 鄺定遠 護士
鄭偉莉 護士 陳慧兒 護士 鄧玉明 護士 曾達智 護士 王詠瑜 護士
周天成 護士 郭文傑 護士 鄧曉彤 護士 梁錫廉 護士 李灝霖 護士
陳淑芳 護士 葉駿銘 護士 陳煒豪 護士 謝展華 護士 洪敏真 護士
招健欣 護士 馮佩文 護士 丘愷旼 護士 蔡依彤 護士 鄧志強 護士
陳梓釗 護士 黃博文 護士 鄺偉倫 護士 徐顯明 護士 李曉宜 護士
李美儀 護士 歐陽日升 護士 尹彤 護士 布超 護士
WONG HOI KEI 護士 WU WAN NI 護士 YIM CHUNG WO 護士 LIU KWOK LUNG 護士 LAM HAK KAN 護士
FUNG FAN NAM DORA 護士 TSE WAI HANG 護士 CHUI LAI TING 護士 LEE SHING FUNG 護士 HUNG SIU LAI KAREN 護士
LUI LIN SHING 護士 FUNG KWEI LAP 護士 LO LAU NGAN 護士 TANG PUI SZE 護士 WONG CHUI SAI 護士
KO KA NAM 護士 LIU SHUK YU 護士 YIM SHUK MIN 護士 WONG HEI TUNG HALIA 護士 CHAO HAO KAM 護士
SHAM SIU MEI MAY 護士 CHAN MEI YEE 護士 POON FUNG YEE 護士 KWOK WAN YIN 護士 LEE MAN WING 護士
CHAN HON CHAK JUSTIN 護士 LUI HEI YEUNG 護士 SZE MAN YING 護士 LAM MEI PO 護士 CHAN MAN PING 護士
WONG KWAI FA 護士 LAM CHING YAN 護士 TONG TSZ YAN 護士 WAN YU TUNG 護士 TSUI CHAK SUM 護士
CHENG WAI MAN 護士 CHAN FONG CHING 護士 DAI CHI WAH 護士 CHAN KA PO 護士 KWOK YING WAI 護士
LAW HOI YI 護士 NG YUEN YI FIONA 護士 YIP HIU TUNG 護士 SHAIR CHUNG NGAI 護士 LEUNG SIK CHI 護士
HO KEI YING 護士 POON YAT LAAM 護士 HO SZE KEUNG 護士 SUSAN CHEUNG 護士 KONG PUI TING 護士
WONG NGAR LAI 護士 IP CHI CUHNG 護士 NG CHUN PING 護士 WONG YUEN LING 護士 CHAN SIU LUNG 護士
LEUNG KA YAN 護士 HON SHING ON 護士 PONG CHUN PIU 護士 LAM KWAN KIT 護士 LEUNG YEE MAN ESMON 護士
LAU INGER 護士 HO HUNG KIN 護士 FUNG KIM HANG 護士 LAM CHAK LING 護士 CHAN YIK HEI 護士
LI WING CHEONG 護士 LAM HOI YAN 護士 WONG NGA LUN ALAN 護士 YUEN KWOK YAU ALEXANDER 護士 YIP WAI CHING 護士
WONG TZE HEI 護士 NGAN HOI YA 護士 LI HIU YAN ANNIE 護士 WU HOI YAN 護士 CHENG KIN PONG 護士
WAN CHI HIN 護士 CHAN WAI CHIN RAYMOND 護士 CHENG CHUN YIN 護士 CHAN SO LING ISABELLA 護士 WAN TSZ CHING CECI 護士
FONG CHUN PONG 護士 NGAI YU SUM 護士 LAM CHING MAN 護士 NG WAI LING PAULINE 護士 TAM KA WAI 護士
SIN WAI MAN RAYMOND 護士 CHAN TIN CHI 護士 LEUNG CHIT PUN 護士 CHAN KWOK HO 護士 CHENG WAI MAN 護士
LUI CHAU TUNG 護士 CHOI SAU WAI 護士 CHIU TSZ KWAN 護士 CHOY WAI KUEN 護士 KWOK PUI SZE 護士
CHAU NORMAN MAN LOK 護士 YIM PUI KWAN 護士 SZE SHA SHA 護士 LAM WAI CHING 護士 TONG MAN HO 護士
CHUNG YIK LING 護士 CHAN HIU SHING 護士 LAI KWAN WAI 護士 LEUNG WAI YIP 護士 WONG CHING YI ELLIE 護士
YIP CHAK WAH 護士 WONG SHING NAM 護士 LO PIK YAN 護士 LEUNG CHI KEEN 護士 WU CHUN NAM 護士
YIM PO YIU 護士 PANG TAK FAI 護士 CHOI HO KWAN ANSKAR 護士 CHEUNG KA YI 護士 CHUNG KIN MAN 護士
TSANG CHUN KIT KENNY 護士
二零一九年八月廿六日
26th August, 2019
備註:姓名及職位無分先後,隨機排序。
Remark: Order of names and ranking are entirely ran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