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風中之燭的我說(一)
轉載文章2018/6/4 — 17:10
圖片來源:作者 Facebook
【文:陳穎忻(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編導)】
21 分 30 秒太少了,我還未說完。
第一次,我承認,邊拍邊流眼淚,是這種不由自主地流。可能是聽到她們在痛哭,在哀求,在聲嘶力竭,29 年後憶述,還像昨天的事,還未釋懷。又可能是看到她們的無奈,她們的冤,對,冤。
怎麼會想到自己家人,會在上班途中死在軍隊子彈下,卻要偷偷摸摸不能提起,要輸血醫生說槍傷輸不了,遺體火化時說槍傷辦不了,親屬升學時說暴亂家屬升不了,清明忌日不能自由地去悼念,兒子死忌要被旅遊被扣查,工作會無理解僱你。一切的不公不義不平不正就在這晚的冤死開始,自此「暴亂分子的家屬」成了她們的名字,然後,29 年,好不容易活過來。
結婚 6 年,用了 29 年去思念。
養兒 17 年,用了 29 年去哀求一個說法。
她們是哀求啊,苦苦的,你們聽到嘛?
人生有三大不幸,早年喪父母,中年喪夫喪妻,晚年喪子,她們說最不幸是喪子,但最痛是死得不明不白,29 年,還未捨得把骨灰入土為安。這種喪親的突然,恐懼,焦慮,又有誰來體會?
一別一生,這四字太重了,重得不能承受。人生正是如此,下一秒就陰陽相隔,但始終有太多人不明白,幻想不到,覺得擁有了便是永恆。沒有失去,沒有珍惜,最後發現愛得太遲。
走向 30 年,不能做什麼,能做什麼便做什麼,還要繼續做些事情,不要忘記,不要忘記。等著,要有一個說法。
《鏗鏘集》風中之燭
6 月 4 日晚上
18:00 無綫電視翡翠台
20:00 港台電視31
#鏗鏘集
#風中之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