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騷動 心情紊亂
讀者投稿2016/2/10 — 15:43
大年初一晚上,旺角出現警方對峙示威者的場面。有人向警察投擲磚頭,燃燒雜物。
【文:雪人】
社會騷動、心情紊亂
初三早晨,睡意全無,良心不安。既想上街觀望,又怕惹事生非。
香港人熱衷表達意見,稍有不順隨即投訴,奈何政府要員充耳不聞,而導火線竟為新春佳節默許多年的流動小販,滑一大稽。
當中有沒有政治角力,蒙面鬥士和警察黑社會有沒有關係,警方如何在初二隨後上門繩之於法,你我亦無從稽考。
社會大眾厭惡動亂,無論議題是否切身,習慣順命而行,政策如何荒謬,實施如何離譜,一概不理。
誰人扔出第一塊石頭,誰人就錯。簡而言之,爭取沈默的大多數改變陣營,難過登月。
大家都是勝利球迷,對勝方大加吹捧,逆境時則緘默無聲,像是跟自身無半點關係。
坐享其成,何其容易。
所以,市民對大小抗爭方式,以不形響生計為準,政府針對議會拉布,抽起民生議題,務求各項工程超支撥款盡快通過。
年前通過法案時的承諾,言猶在耳,就超支延誤工程的追問,卻是馬虎回應,鬼話連篇。
政府態度趾高氣揚,流動小販發牌制度名存實亡,當公務員實在是好,準時支薪,弊在普天同慶的日子,也要出動,替無恥政府擦屁股,清潔蘇州屎。
形形式式的抗爭方法,上街吶喊,阻街靜坐,絕食明志,上書請願,圍堵公僕,雞蛋侍候,修定議案,政府凌駕眾生,處處與民為敵。
出路殊不簡單,時機未到,革命火頭,四處點亮。
可惜每次難以動員,說服不了合法動武的執勤人員,實在任重道遠。
每次街道抗爭,鬥士和警察的衝突越演越烈,化解無從,仇恨深種。
徒然的對抗,反映內心不滿,權貴之流,紛紛跳出來斥責。
施政失敗,政府責無旁貸,人心不穩,未見安撫之策。
作者配圖
以暴易暴,止戈為武
騷動當晚警力不濟,強行清場,莫明其妙。食環無力執法,大可隻眼開隻眼閉,出言勸退小販,然後收隊。警察接報到場,毋須強硬對抗,大眾觀望居多,可細細分割,滋事者勢弱,叫囂不了多久。警力不足,亦可退後五十米,呼籲市民離開,如同港鐵故障,重複出言安撫,即使無助疏導,也算盡力一二。
然而,警方決意清場,將發問者清除,問題便不見了。每次總要強硬執法,製造流血事件。記者職責在身,夾在中間,不得退避,市民遭遇四面埋伏,不得已自保求生。
街道是市民的,佳節深宵車流稀疏,大家聚聚,本來無事。警方何苦在乎街道是否無人,教人見證暴力。伸張所謂的正義,執行甚麼的惡法,痛毆市民,算甚麼道理。
清場的決定,理據不足。警方要是散去,民眾見到政權退讓,精神勝利。拍手稱慶,便會回家。如此一來,你好我好。
警方驅趕民眾,先用噴劑,拳打腳踢,金屬警棍迎面痛擊,將人往死裏打,拉到警署後,動用私刑,打到不似人形,方可送院搶救。
廣華醫謢眼見諸般暴力,免費看恐怖片,現實血腥不絕,報紙照片無數,網上分享迅速,手機電話便利。不消半刻,全城譁然。
開槍簡直莫明其妙,性命垂危之說不攻自破,示威者也不怕這一套,市民爭相出來,一睹警察英姿。道理說不過去,盡失人心。
聖經教訓,人要打你的左臉,要轉過臉來,連右臉也要打一下。
沈默的大多數,天天受壓,日子總能過,也沒說活不下。
對抗凶暴,不能一味對抗,總不會你吐我一臉口水,我回你一泡尿,隨即彼此相擁,大呼過癮。
止戈的抗爭很難,難在壓抑內心的忿怒,不能向誰洩忿,非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行。
動武的抗爭容易,先來髒話數遍,再來肢體衝突。誰人倒下,站着便為正義,而歴史總由贏家書寫,一堆馬屁蟲隨後高歌頌德。
以暴易暴,乃人之常情。然而這並非出路,無論警方市民,只要克制各讓一步,便能平安。雙方寸步不讓,欲置人於死地,留下血跡斑斑。
退一步海闊天空
舊約聖經記載,農耕收割,須留下五十份一,任孤苦無依者取用。耶穌的祖奶奶路得,本為外人,得以糊口。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香港除了熱血激情,還要冷靜睿智,方能解決問題。
問題涉及多方利益,而商人的心態,有利可圖之事,抓緊不放,到口的肉,死不鬆口。
狗咬狗骨,可免則免,避免議題失焦,最後連小販圍觀的人亦未能共同進退,激進的態度再值得欣賞,也產生不了同情。
別令支持者心寒,最後原本的同路人倒戈相向,甚至同室操戈。中國人經常一盆散沙,兵敗如山倒,情節不一,脈絡相同。
衷心感激為我城揮頭顱,灑熱血的人,你們白白付出,還是忍受千夫所指,真﹒義士也。
大家目標相同,但小不忍則亂大謀,大可徐徐圖之,心急吃不了熱香餅。大好人生,無謂浪費精力,花在狗屎垃圾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