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4 - 23:01
記八月四日
西環卑路乍灣公園的圓形劇場,吳靄儀發言,而台下也頗多銀髮族。攝於 2019 年 8 月 4 日。
一天之內,兩場群眾活動。先是下午在將軍澳的遊行,然後是西環的卑路乍灣公園的集會。在兩個地方,都聽到有人說:「我真係第一次嚟呢度。」
說起來很奇怪,雖然香港不算太大,但對不少非在該區居住或工作的香港人來說,不論是將軍澳還是西環,熟悉得來又陌生。我自己住在港島,來西環很多次,但真的是到了今天,才知道原來經常經過的這個公園,名字叫「卑路乍灣公園」。
將軍澳和西環,兩個似曾相識的地方,在一天之內,因為一場民眾運動而 We Connect 起來!我在離開將軍澳地鐵站時,看到有不少人也是走著同一方向,轉到港島線,並一齊在堅尼地城下車。
今天下午,先是在將軍澳寶翠公園的遊行起步點,經過將軍澳警署,已見噴漆,但走到消防局時,則見遊行人士自律地為局方留下兩條行車道。寶琳北路上巨型 banner,寫著「撤回惡法」及「痛心疾首」,勁過開天窗,非常震撼!到了終點站單車公園,有人在草地上播放新聞片段。
黃昏時分,轉到西環的卑路乍灣公園集會,其中一位發言者是吳靄儀,她提到之前參加《眾新聞》的講座,有一位資深的傳媒工作者,也是一位媽媽,呼籲在場的年輕人:「你哋可唔可以停止用呢啲咁嘅方法去衝呢?」不是對錯,也不是批評,而是不忍心看到他們受苦。她看到年輕人承受每一下的警棍,警察的催淚煙,令這麼多年輕人要受苦,自己也是身同感受。
吳靄儀說,這位傳媒界的母親發言後,台上的朋友流出眼淚,有人泣不成聲。年青人說:「我哋都唔想去挨警棍,唔想挨催淚煙。」年青人也怕坐監,也怕暴動的罪名。但他們說:「我哋無得退啊,因為我哋退嘅話,就會全盤輸晒!」
吳靄儀說,她覺得自己坐在台下,沒資格教年青人應該做甚麼或不應做甚麼,因為他們很清晰,知道自己在做甚麼,而且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年青人堅持訴求,是因為他們看到的將來,是他們的將來。
吳靄儀說,所以我們必須要做的事,就是不割席,不能辜負年青人。
我 recap 一下吳靄儀的發言重點:
一、我們沒有資格去告訴抗爭者應該做甚麼。
二、我們也沒有資格告訴抗爭者不應該做甚麼。
三、因為他們很清晰,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四、而且他們付出很多。
五、我們要支持,絕不割席。
今天活動頻密,但就寫到這裡。
西環卑路乍灣公園的圓形劇場,吳靄儀發言,而台下也頗多銀髮族。攝於 2019 年 8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