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的不可能
周達智 (tc)2015/6/10 — 21:34
圖:香港大學民意網站,《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三間大學聯合滾動民意調查》
日前手機螢幕意外粉碎,急乘的士到灣仔 188 電腦商場找「爆芒王」修理,車錢剛好是 $188,司機大驚。
沒空跟他解釋,其實不可能的事情總是不斷發生,很正常,包括湯家驊認為「平手機會幾百萬分之一」的政改民調結果。
不久前才在書介中寫過「在人的尺度,事情發生的機率低於百萬份就可以不理,我們才敢無視空難和閃電等等危險,離開家居,生活作息。」
議員漏了口說「平手機會幾百萬分之一」,等於心理上認定市民反對政改的訴求肯定不及支持。事後解釋「數學不是強項」並不能圓說,因為看「滾動民調」最近趨勢(上圖右虛線內部份),支持與反對之差一直在下降,至由上期 43.7% 與 41.6% 之差縮減為今期 42.8% 平手,不是意外的事。
技術上來說,議員沒全錯。統計帶有誤差,只要支持和反對雙方的數字均在同一誤差容許的範圍之內,就是平手。網頁內找不到誤差估計值,但調查機構建議「當報導結果時,所有百分比應以個位顯示,不應顯示點數」。如果統計結果只能準確至個位數,雙方數字都是 42.8% 的確是巧合。不過,四捨五入前的數位巧合的機會率只是 1/5。
一位數學老師讀者來信中指出,即使完全不看趨勢,由一面倒到平手的機會都均等,出現平手結果的機率亦只是約 1/150。
「數學不是強項」不是借口。建議湯議員為了他的智庫著想,進修基本智識。可先看拙作,《不可能的事情如何不斷發生?》
(原文刋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