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跟你不同,但你不必趕盡殺絕
場邊故事2016/6/28 — 12:09
民建聯沙田區穗禾區議員彭長緯facebook圖片。
沙田區議員彭長緯上周六在FB發文,指有穗禾苑居民投訴有大量毛蟲,「令人毛骨悚然」,已通知穗禾苑管理處,領展及房署著手預防及滅蟲,同時上載「蟲屍」及有工作人員滅蟲相片。
城市人談蟲色變。其實因應高溫多濕的天氣都會有個別昆蟲「爆發」,例如蟬爆,或蟲爆,一般為期一兩周。彭議員圖中的是鳳凰木夜蛾的幼蟲,卻不是害蟲也無毒。
台灣東海大學數年前曾試過,校園還出專題報道解釋,指「夜蛾幼蟲無毒,不會危害樹木及同學或遊客」,「是今年度的自然生態重要觀察盛事!
為期一週,請師生不要害怕驚慌。」校方亦不會使用藥劑殺蟲。
有人上載彭長緯的「功績」到香港自然生態論壇FB,批評「無知區議員咁就殘害了幼蟲」。
有網民指「有好多人好唔鐘意毛蟲,舉腳贊成佢做法。」但就被不少人質疑。
網友神回:
「若果有人唔鍾意,就可以堂而皇之咁合理化呢個行為...如果有人唔鍾意貓就去殺貓,有人唔鍾意狗就去殺狗,有人唔鍾意雀鳥就去殺雀鳥...」
「民建聯都好乞人憎, 又唔見佢殺左自己」
「港內出現大量無知的議員,令人毛骨悚然,我亦希望有人可以著手預防及消滅」
資料來源:
原刊於場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