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潛在「問題」小孩的父母
葉一知2018/2/6 — 12:20
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坐在美心食早餐,枱上放了一部iPhone,播放她喜愛的節目。因為開了喇叭,吸引了我的注意。
旁邊的媽媽,不斷用匙羹一啖一啖餵她。女童全程只是目不轉睛盯着螢幕,和張開其口,什麼都不用做。我有懷疑過,是否小童有什麼問題?但外表沒有異樣,當看到興奮處,女童還手舞足蹈,這時媽媽訓令她,她完全懂得指令,很快便控制到自己的過度興奮。
看到這個畫面,就像一個完全無意識、無自理能力甚至像智力有障礙的兒童被照顧般。而這種畫面,並不罕有,而是經常在各大餐廳出現。
可以想像,很多這樣長大的兒童,到他們入學後,很可能因為專注力不足、手機成癮等問題,導致學習出現困難,繼而成績差,甚至出現社交問題。到時他們的父母,又會不斷怪責孩子,為什麼不勤力讀書,為什麼生得這麼蠢,為什麼就是不生性,最後只會不斷埋怨自己命水唔好,輕則不理會孩子,重則拿孩子出氣。
一方面,香港有不少父母在虐待兒童;一方面,其實不斷製造這類潛在的「問題」小孩父母,更多。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刊於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