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0 - 11:23
香港人,自求多福
公立醫院急症室(資料圖片)
收到有醫護報料,想大眾知道一個重要訊息。就是按照目前在不少公立醫院針對普通病人的標準程序及指示,即使對於其他與武漢肺炎無關的病人,也會大大增加他們的死亡風險。
何解?
因為任何醫療過程,只要有可能產生懸浮微粒,就會受到影響。例如遇到病人心搏停止,以前會立即做心肺復甦,但現在不能用面罩復甦器(ambu bag),因為會產生懸浮微粒(aerosol),如果醫護沒有個人保護裝備(PPE),便不能做。
廣告
簡單來說,在普通病房,遇到病人心搏停頓,就只能打強心針,做心外壓,吸 100% 氧,但不能「bag」(使用面罩復甦器),這樣搶救,會死多少人?
有人可能問,為甚麼在普通病房,不安排醫護同事,全程穿著好保護裝備,隨時候命?
一,當局認為普通病房不是高風險地方,不會容許你先穿好個人保護裝備,但事實是在普通病房,一樣有可能收到武肺病人。
二,現在物資短缺,高層叫你「慳啲嚟用」。
三,按人手及工作量,如果只有一人經常這樣穿,而不能輪流替換,醫護本身也容易中暑,難以執行。
四,即使醫護有 PPE,但如果沒有隔離,噴出的懸浮粒子,就有可能感染其他病人,所以同樣不能做。
現在的情況是,即使面對其他與武漢肺炎無關的治療,在目前的配套及標準下,同樣受到影響,危及病人,也危及醫護。若不改善,只能說:「香港人,自求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