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香港」大嶼.見
350 香港「大嶼.見」2020/12/4 — 19:29
(資料由客戶提供)
香港,還可以失去多少?
「350 香港」團隊聯同多位本地藝術家 — 2016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總冠軍:劉兆景;著名作曲家 / 前香港管弦樂團藝術策劃總監:林丰;著名鋼琴家 / 2016 香港藝術家年獎得主:羅乃新;著名航拍及潛拍攝影師:張麗儀,共同創作了「大嶼.見」短片。片中沒有旁白和文字,單純以優美的影像和感性的原創音樂,襯托東大嶼海域獨一無二的景象。但願如此美景,不會被政府獨斷獨行的發展計劃摧毀,淪為香港的回憶,葬送下一代香港人擁有美好自然環境的機會。
以下是四位創作人的心聲:
劉兆景(2016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總冠軍)
劉兆景
「香港的美麗是獨特的。煩囂的城市與優美的大自然近在咫尺之間。無論是在大東山觀賞日出,或是在西高山看著太陽落下,我們總是被優美的山嶺海岸線條吸引著。我跟很多土生土長的攝影人一樣,追逐著日出,日落,星空及雲海。透過相片,我們把本港的獨特風景分享到全世界。一想到東大嶼的海面及天空會因為填海項目而面臨的污染,實在難以接受。」
林丰(著名作曲家、前香港管弦樂團藝術策劃總監)
林丰
「我慶幸參與了這個很有意義的藝術項目,透過我的音樂,結合 Nancy 柔美的演繹和 Anthony 精心拍攝的影像,立體呈現東大嶼和鄰近海域自然風光的魅力,希望從而啟發更多人去珍惜這個地方,避免非必要地對附近的海洋生態造成不能逆轉的破壞。」
羅乃新(著名鋼琴家、2016 香港藝術家年獎得主)
羅乃新
「珍惜音符之間的等待,
感受生命中的空間 ;
凝望片片靜止的畫面,
探索大自然的幻變。
與其發展未來,
讓我們先學習珍惜現在,
不要再失去那本是屬於我們的…今日大嶼!」
張麗儀(著名航拍及潛拍攝影師)
張麗儀
「香港這東方之珠不單是夜景吸引,還有日景,地景,海岸線也一樣美麗,就連海床都存在很多極具珍貴海洋生物。作為一個自然生態和潛水攝影師,不管攝影器材有多重,也會跑上山,跳下海,拍攝這些珍貴的片段,為求讓全世界觀看到香港的美。面對東大嶼準備大規模發展,填海工程,心如刀割,因為垃圾污染,海中生物會離我們而去或死亡,中華白海豚也漸漸消失…」
「350 香港」團隊
李偉才、麥永開、陳煜琪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