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用 Signal,不一定去 MeWe
Terry 的媒體懶人堂2021/1/15 — 12:28
作者製圖
自由選擇新平台是健康的,不一定用 Signal,不一定去 MeWe。
很多網友質疑,離開 WhatsApp,大趨勢是轉場 Signal,為何有人偏偏重啟 ICQ。
通訊軟件和社交媒體,概念就應該各適其適,自由選擇就好。
ICQ、Telegram,Signal,或者Line都可以。
其實,大眾要靠一個大型平台來凝聚共識,反過來就是助長是 Facebook 這種壟斷者。
事實上,Facebook 就是為了壟斷更多,才會收購 WhatsApp,用以連結旗下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本身就不應該依賴單一社交媒體去溝通,這些「效率」同時屬於壟斷者的力量。
不同個性、利益和興趣的群組,散落在大小平台,有機地營造不同生態,才是最健康的媒體風氣哦。
演算法不是萬惡的,如果 Facebook 依照時間順序去排列你讚好過的所有專頁,你應該會更加快頂唔順。我們用了太多年,太隨心地追蹤太多人了。
這也是單一平台的必然後遺症,也給予了 Facebook 正當理由去排列你的喜好。然後就是大數據與廣告時代,成為惡性循環。
隨心分散去不同部落,然後順其自然,試著去連結大小群體。這才能避免 Facebook 和連登這一類,發展到太大,於是輿論反過來被騎劫的情況。
對抗壟斷,方法不是製造新的壟斷者。
壟斷過後,必然會是混沌的碎片化世界。這些不明朗的天氣,我們要接受。總不能抗拒烏雲,始終下雨後才會天清,陽光更加生猛。
過度追求秩序,會有反效果。要聚人,就各自聚吧,新的生態要時間調節。這才是自由,也是為什麼我們要離開大台,不是嗎?
生態需要時間培養,愈自然愈穩固。跨平台溝通並非不可能,網民自然選擇,就會慢慢找到答案。
共勉之。
******************************
回應「唔集中轉去 MeWe,FB 最後就會贏」論
本身假定轉場太散之後就會「回歸 FB」,係勝利球迷,要預知未來贏先做得。
要抵制 FB,減少使用 FB 時間,增加使用替代品就可以。因為廣告會好難派,骨牌效應就會出現。
咁係咪大家各自用唔同平台,就凝聚唔到共識呢?之前大三罷,係連登、FB、IG、TG、連儂牆、Wtsapp 群組、Twitter,同口耳相傳達成。
呢啲都係跨平台,事實上唔同內容、資訊,好易就可以在網上流通。Cap Twitter 圖貼上 FB 做內容比比皆是,點會係你用 A 我用 B,就變成孤島?
係只用死幾個平台先溝通到,先會演變成過度依賴。而家要抵制壟斷,自由討論不是更好的風氣嗎嗎?
更何況,我一早就開咗 MeWe,幫推咗無數次,香港、台灣同國際媒體都搵到我嘅相關評論。
請唔好一見到唔同意見,就叫人「FB打手」。
謝謝。
大家在MeWe搜尋「Terry的」就會搵到我
作者 Facebook